本文原载于《特区文学·深圳评论》总第10期
中国美学走向现代的一百年——在“构建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美学史”暨《20世纪中国美学史》新书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高建平
在今天的这个盛会上,我想讲四点:
第一,表示感谢。这套书的完成,我要感谢很多人。
一谢这套书的所有参编者。谢谢各位认真研究、认真写作,经过大约七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这部美学史。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在写作过程中,我多次以各种形式与各位交流。我们在北京我家附近的一个饭店开过几次会,每次开会都是一整天,在饭店吃两顿饭,还省下了租会场的费用,又解决了很多写作中的细节问题。我也分别参加了几个子课题的开题。记得有一次,我从广州乘火车到湘潭,参加第二卷的开题会,现场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问题。课题组还曾在扬州召开两天的会议,专门针对初稿的修改问题。其他各种交流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位参编者是日本华人学者,我趁访问日本之机,还与她谈了她那一部分如何写作和修改的事。放在我们面前的这套书,是各位辛勤劳动的结晶。在此,我再次对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各位,以及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参加会议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在此过程中,有时出现急躁情绪,有时说话比较重,如有感到受伤害者,在此也向各位道歉。这套书直到今天才完整地呈现在各位面前,其间经历了各种波折,也在此感谢各位耐心等待。
二谢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特别是章俊弟先生。
大约在2011年,俊弟兄给我打电话,问我有什么写作计划,他们要报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我当时就报了这套书。在俊弟兄的催促下,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写出了这套四卷书的初步提纲和内容简介。过了几个月,俊弟兄告诉,我的出版计划得到了批准,我吓了一跳。原本只是一件纸上谈兵的事,真的要做,我还是感到有一些压力。那怎么办?怎样组织团队?这都是要考虑的事。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申请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当时我在社科院工作,对这种国家重大项目的难度和重要性没有感觉,只是觉得要做这件事,就必须报项目。
2012年,我报上这个选题,幸运的是,选题顺利通过。下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递上了申请书。到了快评审时,才知道当时申请这个国家项目有多难。全国美学界一共有七组人申请,算上全部参与者,大概有百人之多了。一个项目,一下子搅动了全国的美学界。经过初审、答辩,最终这个题目顺利获批。与我同时竞争的一些学界朋友的课题也做得很好,各有特色。听说作为对他们申请书的肯定,国社办当年也批了其中的两组申请者的重点项目。
这个课题2016年完成结项,随即就进入出版过程中。江苏凤凰出版社用这部书稿申请并获批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在此后的编辑中,各位编辑辛勤劳动,不断打磨,终于使这套书以现在这个面貌呈现给各位。
三谢深圳大学,特别是社会科学部。尽管这个项目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期间申请到的课题,并在社科院完成了结项,但在工作的后期,特别是等待出版的时间里,我已经到深圳大学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深圳大学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四谢胡经之老师和各位朋友参会。刚才,我们听了胡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话,使我深受感动,也倍感鼓舞。同时,我也感谢各位不辞劳苦从远方赶来,感谢各位能到会上发言。希望多提批评意见,使我们在以后该书再版时,能修改补充。
第二,这套书的缘起。刚才我说到,是在俊弟兄的约稿、催促下完成的,这是外因。哲学教科书上说,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应该说,这件事我本来也很想做。理由如下:
长期以来,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受学界重视。中国的美学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三大块,即西方的古典美学、西方的当代美学,还有中国的古典美学。学界普遍认为,这三大块才是学问。
国外对中国美学也是这么看的。他们只看重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所谓的中国美学,就是指中国古典美学,20世纪中国美学,在他们的视野中是不存在的。我在序言中讲了一个故事,波兰学者克里斯蒂娜给我写信,征求我对她准备编的中国美学资料集的意见。我看了她发来的提纲,还是从先秦到晚清。我回信说,20世纪中国美学还是值得选的。她没有回信,后来听说,书出来了,我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不采纳的原因就在于,她是根据现有的英文的中国美学资料集选译成波兰语的。她团队中也没有懂中文的美学研究者。因此,她不是不做,是做不到。
在中国,研究20世纪美学史的人也很少。这方面的研究面临一些障碍。具体说来,这些障碍在于:
一、当代中国的研究,常常不被一些人当成学问。在西方,很长的一段时间,研究古代中国的是一批汉学家,研究现代中国的只是一些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只抓一些现象和事件,不从事深入研究。在中国,其实也是如此。研究古代的、外国的美学需要克服一些语言关,因此得到肯定。研究现代中国的美学,尽管有很多理论的把握、时代背景的了解,也很不容易,却不受重视,被认为不是学问。
二、当代中国美学中,有很多争议。历史与现实、与当下的理论,又联系在一起。在研究时,就有着很多争议,例如,怎样看待作为美学家的梁启超?有人认为,梁启超讲经学、政治评论,也讲文学,但如何看待他的美学贡献,学界有争议。再如,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论在美学上的意义。当时的学界关注更多的是王国维、朱光潜,而对鲁迅、瞿秋白、周扬等人的美学思想的关注反而不多。还有,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在美学上是否有价值?改革开放时期引进了大批外来的美学,这对中国美学的建构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如此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都深感现当代的学问是很难的学问,要处理的材料多,问题也多。这与古代的学问比较成熟,材料范围也早已限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做现当代的美学也是如此。
三、做现当代美学研究,还有一个特别困难之处。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各种美学上的派别。此后这些派别各自发展,又在80年代以后形成了新的派别。这些派别后来在中国各地的高校,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公允地看待历史,克服学术上的本位主义,回到历史语境之中,给当时的各家各派以恰当的位置和客观的评价,这很难做到。我们也是尽力去做。我在组织写作的过程中对课题组的各位反复讲,不要穿越到历史中,不要认定自己是哪一派的传人,对历史做唯我独尊的扭曲的评价。我们要做的事是,从后来人的视角出发,站在学术发展后来所取得的高度来看待这段历史。不是再去争哪一派的是与非,而是将历史的回归历史,牢记“客观”“公允”四个字,从而充分肯定这一段历史的历史意义。
第三,这套书的意义,我想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一、一方面,美学这个学科,是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朱光潜曾区分“美学思想”与“美学”,指出从柏拉图到文艺复兴,在西方也只是存在“美学思想”,而在18世纪才有了“美学”。这个新创立的学科,到20世纪初才传到中国。另一方面,西方的“美学思想”是在有了美学这个学科以后,对历史进行追溯,才得以形成。同样,中国古代美学史,也是在这种追溯下才形成的。此前的中国美学史,实际上只是“美学思想”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二、关于现当代中国美学史,在我们这套书之前,也有一些,如主题史、断代史等。这套书致力于讲述完整的这一个世纪。并且,在课题完成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一个做法,即“以史带论”。关注这一个世纪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意识形态变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美学史与社会发展史结合起来。朱光潜曾提出过,写美学史要防止“纯思想线索”。而这套书的研究正是如此,努力防止“纯思想线索”,说明这一思想线索是如何受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所推动的,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三、现在有一些人用一些概念,如“现代”“后现代”等几个词,或者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术语,来概括一个世纪的美学史,或者沿用“冲击—反应”的概念将一部20世纪中国美学史写成西方美学的接受史。这套书的做法,是进入到历史的细部之中,说明美学与中国的现实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中国美学与国外美学的互动,与古代美学的再阐释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在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发展中,我有一个观点,即这一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进程。在全书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即美学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自主创造的过程。
四、这套书还注重美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关注一些艺术门类的美学的发展,说明一般美学原理与一些门类美学构成什么样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只能在美学实践的进程中体现出来。过去的一些书都是抽象地讲这种关系,很难讲好。只有明白这种理论的关系,是怎样在实践中,通过历史叙述展开,才能讲清楚。一般美学原理既渗透到各门类艺术的实践中又在这些门类美学的发展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四,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
最后,我想回到两个关键词上来。这套书始终围绕的,就是这两个关键词:中国的、现代的。这套书致力于呈现一部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美学史。20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天翻地覆的一百年,从1900年的八国联军进京,到2000年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向前迈进。百年的历史,发生了太多的事,在美学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事发生。这是一个中国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也是中国美学走向现代的一百年。
温故而知新,我们现在要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也要建立美学的三大体系,这需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需要总结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这套书所要做的,就是在美学领域对这个历程进行回顾。我们要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就要研究美学,发展美育实践,让美学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为新文明的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