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特区文学·深圳评论》总第10期
记录那些来了又走了的人——《潮水集》创作谈
我1999年大学毕业后,就从北京来到深圳,当了三年警察,后来又在深圳特区报当了十六年记者。工作、生活一直在深圳。
然后就是2004年夏天,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刚普及,网络文学也刚开端,受此影响,自己兴致盎然地写了一个小说,还是个长篇,写完后挂在当时最火的两个“网络论坛”——新浪网“原创工作室”、天涯社区“舞文弄墨”。小说点击率挺高。书商看中,一捣鼓,书于2005年10月出版了,书名《爱疼了》。书摆在书城卖了,才发现自己好像并不懂什么叫小说。
我大学学的是法律,虽然一直爱好写作,但写的是诗歌。除了小时候囫囵吞枣似的读过几本古典小说,如《西游记》《说岳全传》《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没读过其他小说,中学时流行的金庸、琼瑶的小说也没读过。文学刊物见过《收获》《当代》《十月》,模糊有印象的是,在《十月》上读过作家贾平凹的一个小说,好像叫《鸡窝洼人家》。关于小说阅读的记忆似乎就没有其他的了。
当时的想法是,既然都出版长篇小说了,而且版税收入还算可观,虚荣心当然也挺满足,那就继续把小说写下去吧。似乎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处女作出版一个月后,我再“乘胜追击”,又写了一个类似青春小说的小长篇。这个小长篇投稿时取了很多很酷的名字,比如《粉碎》《微光》《末日》,但运气再也没有处女作那么好了,放了很多年。2012年才以《我们的怕与爱》为名,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中间,等于一瓢冷水泼下来。这也才有了一段漫长的学习、补课时间。其间,读了一些小说,有名著,也有畅销书,也有文学期刊,多多少少悟出了一些小说原理和技法。
至今记得很清楚,2009年4月28日下午,看中央电视台“五一”小品大赛。有个小品讲两夫妻做生意,收到一张百元大钞,但是假币,然后两口子吵嘴的故事。具体吵了什么,故事后面是什么,现在不记得了,大致是一个感人的结局。这个故事触动了我,触动我的部分是“收到百元假钞怎么办”这个点。我打算另编一个“怎么办”的故事。构思一个晚上后,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从早上写到夜幕降临,6800字,写完了。写成后取的标题叫《未来的包子铺》。这是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
写完《未来的包子铺》后,我觉得短篇小说这玩意儿挺好,一个念头、一个创意、一个细节就可以促成它。而且我几乎都是一天之内不吃不喝完成,中途绝不喘气。有时候感觉脑子都快缺氧了。发表也算顺利。不像很多成名作家回忆说的那样,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发表多么多么不容易,收的退稿信是多么多么多。于是,2009年到2013年,我写了一批“一口气完成”的短篇小说。这批有着“特殊味道”的小说,集合起来就是这本《潮水集》。
有什么“特殊味道”呢?
第一,它们主题统一,写的都是外来工在深圳的故事。现在看它们统一主题,但当时写的时候,并没有这个意识。是几年后才意识到的。仔细想想,这并不奇怪。一个作家虚构故事,他最有可能的就是虚构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尽管到了具体作品里,那些人和事可能不是真实存在的。这就好理解了。为什么写外来工?因为我是农村孩子啊。
我出生于湖南的一个乡村,到了北京上大学才知道了何谓城市,才知道公共汽车不是招手停,而是按站点停靠、上下。人到中年后,我经常想,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二十年前,我一定是每年春节一过,就跟着打工潮,背着个蓝色牛仔包,坐着双层卧铺车,“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打工去了。可能去的是东莞、广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新会,当然也有可能是深圳。东莞的概率最大,因为当时村里很多人都是去东莞。做什么呢?工地做工可能性不大,毕竟是高中毕业生,而且那时候我还疯狂写诗。最大可能是进厂,鞋厂、手袋厂、电子厂、玩具厂,等等。能做到什么程度呢?估计到顶了也就是质检、仓管一类的。我身边的情况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我生命中最熟悉的一个群体就是外来工。他们是我的亲人、家乡人。我在一篇文章提到过:我大学毕业后到了深圳,但很少家乡人找过我,当然我也没有太大能力帮衬他们,导致我和家乡人联系得并不多;同时,我对工地、工厂的了解也很少,几乎没有直接的观察和体验,但并不意味着我写他们的故事会失真、跑调。为什么?因为我的血液里奔跑着故乡的人、情、事、理。我耳濡目染。甚至,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甭以为自己早已脱掉了农民身份。也正因此,我一“出手”写的第一个系列就是外来工。写他们的处境,写他们的情感,我自信是能写好、写准、写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