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深圳评论】专题 | 混乱的美丽 / 张淼(一)
2024-10-15 11:38:19 来源: 作者: 张淼 【 】 浏览:72次 评论:0

00.jpg
本文原载于《特区文学·深圳评论》总第10期

混乱的美丽——对新生代诗歌的再梳理
张淼

新生代诗歌是继“朦胧诗”之后,更坚决地举起“新诗实验运动”大旗的一股诗歌潮流,对新生代诗歌功过是非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新生代诗歌的产生、创作状况和独特的价值,来展示诗坛上这次“混乱的美丽”。
 
“新生代”这一称谓是诗人牛汉1986年在文学刊物《中国》上提出的。在此之前,有“更年轻的一代”“第三代”“第二次浪潮”等称谓,在此之后又有“后新诗潮”“后崛起”等称法。目前,比较通用的是“新生代”。
 
“新生代”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初露端倪,这在韩东的《山民》《有关大雁塔》中可以看出。具有一定规模是在1984年以后,出现了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非非主义”“莽汉主义”“新传统主义”等诸多诗歌社团和诗群,和欧阳江河、海子、西川、骆一禾、王家新等大多游离于社团之外的知识分子,以及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为代表的女诗人群。对“新生代”诗歌一次最有规模的检阅是在1986年,安徽的《诗歌报》《深圳青年报》联合用七个整版的篇幅,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后来,又有《当代诗歌潮流回顾写作艺术借鉴丛书》(谢冕与唐晓渡主编)中《以梦为马·新生代诗卷》颇具眼光的编选与极有意义的总结。李复威、唐晓渡合编的《90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先锋诗歌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是对新生代诗歌团体的继续关注。从这又一次的“检阅”中,我们看到了新生代诗歌受关注程度及它旺盛的创作生命力。
 
新生代诗人是个非常复杂的群体,为了论述方便,本文采用朱栋霖先生的分法:(1)坚守知识分子立场,执着探讨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后朦胧诗人”,以海子、骆一禾、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等为代表;(2)站在民间立场,倡导平民意识的“第三代诗人”,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孟浪等为代表;(3)书写女性经验,表达女性意识的新一代女性诗人,以翟永明、伊蕾、唐亚平、张烨等为代表。
 
老诗人郑敏说:“历史又卷来核聚变,连朦胧诗的雾团也被吹得四散,又一代更年轻的诗人登上了诗坛,宣布自己开始了真正的中国新诗。他们揭开了‘大展’之幕,引进多元的‘现代史’。这是一团更朦胧的诗云,有如银河,全无正统与边缘之分,‘多元’,在中国诗坛缺少信息流通与聚会的特殊封闭而散漫的情况下,变成各自为政、互不关心、各显神通,通过民间渠道与第二渠道出版自己的诗集。至此,诗报、诗刊遍及全国,难以计数,私人出的诗集如泉涌,诗歌理论探讨与创作研究陷入一片迷茫。”
 
老诗人不无忧虑的感叹恰恰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新生代”诗歌是个多元的存在,“新生代”诗人对诗歌现代艺术的探索、个体主体性的创作倾向、非官方的出版方式等方面都使新生代诗歌显得有些“混乱”而令人迷茫。
 
这首先可以从对“新生代”诗歌的界定和“新生代”诗人群的划分来说。前者已有论述,至于后者,“新生代”是以反驳“朦胧诗”的面目出现的,但以海子为代表的“后朦胧”诗人是在“朦胧诗”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承继了从“朦胧诗”传递过来的五四新文学传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艺术创作上也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后朦胧”是“朦胧诗”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主张“反文明”“反文化”“反理性”,在艺术表现上要求“反语言”“反艺术”,主要是针对第三代诗人而言的。再如,第三代诗人范围的确立。“新生代”诗歌中有一群独特的女诗人,从宽泛意义上的反传统而言,似乎应该归于第三代,但她们又主要是从女性经验、女性意识角度异于传统,这种分法好像又不太恰当。
  
Tags:深圳评论 张淼 深圳文艺评论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深圳评论】专题 | 溯流溪而上,.. 下一篇【深圳评论】专题 | 中国美学话语..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