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作为装置的电影屏幕——屏幕哲学的三种理论 | 李洋教授(整理:张欣)
2022-12-08 15:55:38 来源:深圳微评 作者: 【 】 浏览:210次 评论:0
微信图片_20221124155404.jpg

2022年11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主任李洋教授为第四届深圳青年文艺评论骨干(艺术学专题)研修班带来题为“作为装置的电影屏幕——屏幕哲学的三种理论”的专题讲座。

首先,李洋教授援引德里达的观点,认为自19世纪初期开始,我们的文明正由书写文明的巅峰逐渐转向视听书写的文明。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从他的角度对媒介史或艺术史进行了界分。基于此,李洋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工业图像。他认为,自德里达的界分开始,工业图像的时代已经开始到来。工业图像包含“工业纸像”、“投射影像”和“屏幕图像”。而自第三者出现后,电影也进入了屏幕图像的时代。进一步,李洋教授引入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提出的“总体屏幕”概念,屏幕的普遍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和方法论,也改变经济活动和艺术创作等。他指出在当下这个正在进入“总体屏幕时代”的背景之下,电影世界方方面面的秩序都在被颠覆,从之前的现代性中脱离出来,进入到“超电影”时代。利波维茨基认为,“总体屏幕”时代的带来,并不意味着电影的终结,而是电影的新生。

李洋教授进一步指出,在利波维茨基之前,法国的三个理论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将电影理解为一种装置。第一种理论来自于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1921—),他将电影视作是一种现代神话装置,其中蕴含着一个被他称为“投射-认同”的机制,是想象和现实影像的融合,且必不可分。莫兰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电影通过大屏幕在一个摄影空间当中将古代神话以现代的方式传递和延续,以承担神话在现代(或工业图像时代)类似于其在古代所发挥的某些同样的功能,它带来的是一种类似于“施魅”的活动。

第二种理论的提出者是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福柯的理论立足于电影作为一个装置,其如何作为一种大众记忆的书写工具而对社会发挥整合作用的方面。在对电影的众多表述中,他认为电影通过社会化装置的形式重新置换历史记忆,如上世纪一些书写二战历史的电影等。而它既然能够重新置换历史记忆,也同样可以帮助重述历史真相。因此,在绝大部分的批判意味之下,福柯仍然为电影赋予了一些乐观的含义。

第三个理论来自于后现代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他将电影看作是一个力比多装置,为满足观众的快感而在社会仪式化的观影过程当中实现升值,从而进入资本的循环。基于这个观点,他借助从阿多诺处获得的灵感,提出“异电影”(acinéma)。他认为,“异电影”或是“反电影”本质上指的是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它能将电影从资本操控的美学困境中解放出来,把它们从力比多装置的资本循环中带入到新的艺术形式。李洋教授指出,利奥塔尝试从哲学的角度为实验电影、抽象电影和地下电影建立艺术的合法性,这样的努力非常珍贵。

在讲座中,李洋教授从屏幕哲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作为装置的电影与屏幕之间的联系,并详细生动地分享了三位哲学家把屏幕图像理解为装置的不同理论,为学员们理解电影本质、开展电影批评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和理论启示。
 
附:李洋教授简介

李洋.png

李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主任。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毕业,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委员会主任、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欧盟大学委员会Erasmus mundus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7项,在《当代电影》、《文艺研究》、《电影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著有《莱昂内西部片中的手势:影片动势语言分析导论》、《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迷影文化史》立足于法国迷影历史的史料和事实,提出“迷影”这个概念并把“迷影文化”作为重要的电影史现象纳入电影史研究的视野,从“迷影文化”的角度重新阐述了世界电影史的诸多核心问题。主编《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译有《巴迪欧论电影》、《莱昂内往事》、《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等。《宽忍的灰色黎明》选编和翻译了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让·鲍德里亚、居伊·德波、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阿兰·巴迪欧等九位法国思想家共计十八篇经典电影文献。另在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百余篇。



Tags:电影屏幕 屏幕哲学 李洋 深圳文艺评论 责任编辑:master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数字人文语境里文艺批评的转型 | .. 下一篇论艺术智能:以塞尚的创造力为例 ..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