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妙谈三国,经略天下》
来源:文艺报(2022年3月14日,第3版“文学评论”)
王国猛
王国猛,现任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古代文学硕士,创意写作博士。对文史研究用力较深,诗歌散文上百篇散见于报刊杂志,撰写其他各类调研文章等数百篇。有散文集《今日方知我是我》《别有根芽》《微言大义》《经略天下:另眼看三国》出版,另发表学术论文数篇,著有学术专著《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创意背景下的创意城市建设》。
人们常说“说不尽的《红楼梦》”,事实上,说不尽的岂止《红楼》,同列为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同样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大书。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三国演义》。近读王国猛的《另眼看〈三国〉》,我更坚信了这一判断。
《三国》的故事怎么看?概观?细读?正看?反看?但无论怎么看,看三国必须跳出三国,才能看得清三国。历史上“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等都因入戏太深,看不清、看不懂三国。而《另眼看三国》一书正因跳出了三国,所以看得清、看得透、看得彻悟,令人叹为绝妙。窃认为该书妙处有三:
首先,妙在形式。三国故事的书写既有史书,也有野稗,还有文学艺术,包括戏曲、小说、说唱、诗文等多种形式。但大家最认可、最喜爱的还是《三国演义》小说,最热衷于谈说的还是小说中的三国。与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不同,《另眼看三国》则多以四字成语或短句结构全书,演说三国历史百年风云。从体例上看,本书颇为新颖。书中除落井下石、韬光养晦、好谋无断、借刀杀人等成语之外,作者多以四字短句概括历史事件,如下策乱国、废帝立威、迁都揽权等。作者以44个成语或短句对历史事件高度概括,把百年的历史演进、60万字的《三国演义》故事用16万字讲述清楚明白,这本身不是件易事。而且从语言风格看,虽然本书讲述的是厚重沧桑的历史大事,但行文生动活泼,常令人有拍案叫绝之妙。
其次,妙在慧眼。另眼其实是一种慧眼,表现的是作者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一种别具一格的颖异见解。三国故事既有刀光剑影的军国大事,也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谋略智慧,还有耐人寻味的世故人情。俗云:“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三国故事的门道,并非一般人所能洞察。三国故事涵盖了太过丰富的人文历史、天文地理、山川形制乃至神话传说、道教幻术、医技卜占等,这要求作者既能扪毛辨骨,把握天下大势,也要望微知著,做到以小见大。因此,慧眼看三国,非有洞察历史的眼光、放眼天下的胸怀不以为功。比如在分析东吴时,作者认为:通观整个三国历史,东吴一次像样的北伐都没有,几次与魏国发生战争,要么魏国来侵,要么是应蜀之求,配合性地发兵牵制魏军。其原因则是吴军善水战,陆战非其所长,千里奔袭,需要铁骑,东吴很缺乏骑兵,所以吴军也深知自己的短板,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以防为主,防守反击。这种对魏吴军事关系的分析,经略天下的眼光可谓独到,而且抓住了吴国君臣上下的“三寸”,令人颔许。再如对刘禅投降曹魏,一般人都抱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但作者却认为当时形势下,刘禅不投降又如何?投降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老百姓免受干戈之苦;二是魏国或可让自己作为招降吴国的示范,不至于被加害。战争,不仅将士流血牺牲,自己兵败被执,也是死路一条。两相权衡,投降当然是更好的选择。这一见解亦给人以茅塞顿开之感。
最后,妙在热心。另眼不是冷眼,更不是冷心,恰恰相反,表现出的是一种热心。这种热心不是表现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关心或对某一事件的热心,而是表现在对整部三国历史故事、人物的古道热肠。“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都付笑谈中!”三国俊才云蒸霞蔚,叱咤风云,然而最终消逝于历史的风烟之中。然而,这并不等于幻灭。三国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正是故事本身所蕴含的人生智慧。从纷繁复杂的故事中,找到依然有益于今日的处世智慧,或许能让三国故事的流传更加恒久。从这一角度说,《另眼看三国》博观约取,取精用宏,把三国的智慧提取出来奉献读者,堪称一部人生处世指南。如在分析陆逊大败刘备的计谋时,作者用了“扮猪吃老虎”俗语:刘备受益于赤壁火战,却惨败于火烧连营。并非刘备不懂作战,实是因为刘备太轻视陆逊,认为自己戎马一生,什么阵仗都见过,什么计谋都用过,区区一个书生,根本没有放在眼里。漠视别人的存在,一定会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关羽为此付出了生命,刘备为此毁掉了基业。两人都曾身经百战,名闻天下,但最终都折在陆逊这个默默无闻的书生手上,其实陆逊只是用了很平常的一招——扮猪吃老虎。再如对魏延结局的分析中,该书引《孙子兵法》中名言:将听吾计,留之;将不听吾计,去之,令人亦有醍醐灌顶之感。
王国猛的人生阅历、智慧韬略、风度胸怀,决定了他经略天下的抱负与眼光。他从事过地质勘探,遍历山川江河、边关大漠,胸怀地理形势、天下家国。《另眼看三国》所体现的格局、胸怀与见识,离不开他的这段厚重的人生经历。《另眼看三国》一书凝结了作者多年来感悟历史、洞察时世、思考人生的心血,是一部有情怀、有故事、有智慧的匠心之作。
作者简介:
刘召明,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通讯评审、鉴定专家,教育部公派土耳其埃尔吉耶斯大学客座教授,土耳其东亚语言文学论坛学术委员会外籍委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戏曲与小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孔子学院总部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办项目等多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多部。现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