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天,新冠卷土重来,处于抗疫最前线的深圳,紧急进入了“慢生活”,慢慢亦灿灿。此刻重读深圳本土诗人黄惠波于2020年作的抗疫长诗,内心依然温暖有光。《假如我是风雨雷电》整部长诗1594行,14586个字,分为10个章节,108首短诗。笔力纵横,诗情和哲思交相辩证,尤其是第八章,诗风一泻千里,气贯长虹。
第八章共有14节。此为全诗气度最深致的一章。诗人以通合反诘的表达方式,气场全开,突出诗的力道与回环。诗人以诗之名,见证和记录了这次人类史上沉痛的灾难,以诗性的情感将人性之殇与忧国之情糅合成诗,开辟了时代生存和历史反思的诗歌抒情空间,以最广阔的视野将抗疫的艰辛诗意化。诗人用赤子之心去分担历史紧要关头,真诚地抒写了面对巨大灾难的决心和信念:“哪怕在暗夜里默默等待/也要圆睁一双明眸/把无边的黑暗看穿”(第八章 第85节)。这是的诗性的纪念,也是诗人借由凌云壮志,完成对民族信仰的重新审视,呈现了对灾难的生命体验,彰显了社会危机感和责任感。
波诡云谲的时代,我们呼唤大无畏的独立人格,以及低及尘埃的最纯粹的良知。“我知道这个世界需要雄才大略/但我深知这世界更需古道热肠/我深知美好这个世界的/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更需一副柔软的心肝/我游离于尘世之外/但有谁比我更知尘世苦甘” (第八章 第79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末集》中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这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位有着“民族魂”的智者的态度。“但有谁比我更知尘世苦甘/啊!我多么爱你,人类”。无限深情的肺腑之言,保持了黄惠波作为一位诗人应有的宏远辽阔的精神境界,和沉潜的灵魂根基。
“谁说我不是风雨雷电/我看见大地在瑟瑟发抖/大地啊何等辽阔/但你的坦荡哪里去了/漫天的飞雪啊/飞舞着漫天的谎言和箭镞/假如我轰然倒下/于谣言破灭之前那么漫天的谎言啊/就是我死亡的葬歌/但我是勇敢的风雨雷电啊/我忍着剧烈的疼痛叫醒大地”(第八章 第83节)。“壮士拂剑,浩然弥哀”(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急促、激烈、悲慨、昂扬、苍劲、高亢,势不可挡的节奏应和天与地的拷问咆哮而下,如鸿蒙之气, 如洪钟之音,如万马奔腾,如鹰之飞翔,如龙行天下!不愧为全诗最震撼的一节,诗人万般情愫在深厚的修为之中彻底释放,英雄主义的分量和重量足够透视人性深处的微光,更是彰显了诗人悲天悯人的壮阔襟怀——雄浑壮逸之气,气吞山河。
生与死,是生命的两极。诗人承续和观照了一个民族关于生和死的全部思考。诗人如穿越时空的骑士,在天与地之间纵横捭阖,不仅缔造了诗的筋骨,更有血肉,呼吸,以及气脉。“大地啊,抖一抖你的雄姿吧/和我一起大声吼叫/让所有的谎言和箭镞/连同所有的疾病悲伤/统统万劫不复死于银河星汉” (第八章 第83节)。诗人拔剑高歌,一身浩然正气!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力之上,展示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疫的志气和必胜之勇气,实现人生与价值的坚实定位:“我,风雨雷电一首诗/在人间纵横驰骋/假如诗歌可以解除人间疾苦/我就是那个粉骨碎身的诗人”(第八章 第89节)。诗何为?诗人何为?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诗人可以。但见诗人以诗句为武器,行走吟唱着忧国忧民的战歌,坚毅而挺拔。
悲伤只用于祭奠而非用于歌唱
而今的歌唱却让我们难掩悲伤
仿佛听见千年前哲人之轻叹
“渐老多忧百事忙
天寒日短更心伤”(北宋李觏<1009—1059>《秋晚悲怀》句)
人间诗篇是否比尘世更加悠长
啊!我多么爱你,人类
(第八章 第81节)
长风万里,你曾孤独,你曾悲伤,你曾躲避,你也曾不屈,你也曾歌唱,你也曾热爱,你也曾战斗……“人间诗篇是否比尘世更加悠长”?聆听诗人仰天一笑泪光寒的悲壮:“悲伤只用于祭奠而非用于歌唱”。最是深情能动人,这参赞化育,至诚如神的宣言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存在,一曲大地颂歌响彻天际。
诗人再一次独立 “旷野之上”,等待那个凝望的时刻:“我看见苍穹之下/真理与谬误总是结伴而行/但见一个孤独的智者/伫立于旷野之上”(第八章 第82节)。诗人站在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界定的“场域”中,借由北宋李觏《秋晚悲怀》的诗句,在生命劫毁的悲哀之中表达诗人的豁达。我们理应用至诚天下,尽其性之心守护着历代的星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颗微尘。
这一章将诗人以及整首长诗的情感带到顶峰。气韵流转自然顺畅,一种酣畅淋漓,水到渠成的自洽。诗人所有的视野都在这里得到展开,诗歌结构实现前后照应的闭环。至此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一章完成铺垫:“哪怕只是纤纤微尘/也是顶天立地的奇迹/谁能呵护弱小的生命/谁就参透了‘天机’”(第八章第90节)。这沉没的世界升腾起千万个美妙的回声:“所有’天机’都出现于天人合一时” (第八章第90节)!正道人心!天、地、人和谐之美,即是天机。“天机”的象征意义至此已彰明较著。“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忘我忘象”的大美境界正是诗人黄惠波所追求的宇宙观思想,宇宙为天,小宇宙为人,当人心“无我”之时,小宇宙即消失,人即回归于大宇宙。诗人把“天”作为最高的精神家园,将自己融入“大我”,追寻心灵的自由流动,顺势而为,这正是“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此刻,诗人也坚定地回答了“大问”:“我们要到哪里去” ?永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宇我”,在“澄怀观道”中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才是我们跨过千山万水要抵达到的地方。
每位诗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气质,忧深思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苦难与诗意碰撞,当救赎与诗心融合,那颗灵魂的高贵置身于春歌花语中,妙不可言。
此刻,深圳人正置身于抗疫的洪流之中,无惧风雨,勇毅前行。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值得我们竭尽所能地前进与热爱。愿你我都能成为彼此的光,蓄势待发,待乘春风浩荡时。
作者简介
梁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教师、深圳作家协会会员、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香港诗人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