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鹏城歌飞扬,美声传四方——听徐霞演唱有感
“在深圳湾眺望,我看见未来碧波荡漾。走过的路就是方向,我想要的你在我身旁……”
偶然,我在微信中听到一首歌曲《在深圳湾眺望》,歌声温暖柔和、气息贯通、腔体舒展、咬字清晰、声字俏丽、歌唱感情充沛、不急不躁、官能联动,如在你的面前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诉说一派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蓬勃景象——站在深圳湾,迎着南海吹来的风,眺望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倾听校园里的朗朗书声、城市的喧闹,感受洋溢在人们脸上的快乐与幸福……这歌声不禁让我对这位歌唱家的演唱有了浓厚的兴趣。
徐霞——以前我好像没听过她的演唱,但似乎在哪里见过她,我在记忆里努力搜寻,想起十年前,我受邀参加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教授从教65周年研讨会的时候,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方琼教授向我介绍,这是我们上音的校友,也是周先生的高足,叫徐霞,现在深圳工作。噢,原来名师名校必出高徒啊,上海音乐学院的学习是她能在声乐演唱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我继续在微信上寻找徐霞演唱的作品和视频,发现近些年她演唱了很多中国声乐作品,如《灯火里的中国》《那就是我》《梧桐树》《绒花》等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和《城市之光》等一些新创作的作品。
后来在一次活动中我见到了徐霞,她赠送我她近年来录制的CD——《那就是我》《春天的故事》,我反复听过几次。作为一个从事声乐教学和演唱的音乐工作者,能吸引我听几次CD的歌者,那一定是在声乐技术技巧上有建树、有水平,在音乐处理上有想法、有章法、独到之处的二度创作。用独特、温柔、明亮的声音打动人,让歌声入耳、入脑、入心、入身的歌唱家。徐霞就是这样一位有魅力的歌唱家。
在当今的中国声乐舞台上,不乏演唱西洋声乐作品的优秀歌唱家,不乏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优秀歌唱家,更不缺演唱流行歌曲的那些年轻的、很酷炫的流行歌手。而学习西洋美声唱法,却能把中国的声乐作品唱出独特风格、受观众喜爱者,有,但不多,徐霞是一位。
一是她的声音既有女高音的通透明亮,又具有女中音浑厚低沉、温暖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她拥有不同于一般的声音特质。
二是她对民族音乐风格韵味的把握是比较到位的。细听她的歌声,我们能感受到蕴含在她声音深处的,那种流淌在她骨子里的民族音乐风格与民歌、戏曲的韵味。
三是她的歌唱咬字清晰,与声音结合得恰到好处,也就是声字关系协调得合理得当,咬字与声音没有违和生硬之感。
四是徐霞有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我认为在她演唱当中最可贵的,是她对每一首音乐作品独到的理解、独特的二度创作,反映出她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深厚积淀。这也是衡量一个歌唱家优秀最重要的试金石。我想,这一定是徐霞长期对优秀文化、中外优秀艺术作品不断学习、不断消化、不断探寻、不断品味、不断浏览与积累的结果。她的演唱不是简单的就声音而声音,不是简单的就咬字而咬字,更不是简单地为了某一种风格而造作出的一种演唱方法,而是她多年修炼成的正确的声乐艺术观、演唱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成熟歌唱家的自然流露,这也是优秀歌唱家永远追求的至高境界。
在学界提出建设发展好中国声乐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体系,甚或是形成中国声乐学派的今天,徐霞,无疑是中国声乐演唱的一位探索者、实践者、成功者。
刘琨:徐霞女士作为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客座教授,说起来也算是我的同事。说实话,在未和徐霞老师成为同事之前,未曾静下心来完整地听过她的歌。2021 年 3 月,上海一同学朋友圈转发了徐霞老师的《梧桐树》引发了我的好奇。这家伙很少发圈,而我又很少看朋友圈,随即点开了《梧桐树》。当前奏小提琴舒缓的旋律出来时,我的灵魂已经被音乐抓住了;随着徐老师抒情又优美的声音一出来,哦,这正是我的期待!歌词中“听不见林中的宁静
”已被我听到了,这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深情触动;秋风、童年、青春这种岁月的积淀被徐霞老师独特而有磁性的声音诠释出来,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带着这种情愫反复听了多遍,后面又出于个人偏好点开专辑中的《看见你们格外亲》来听,果然唱出了属于徐霞的独特腔韵。遂萌发了邀请徐老师做我们客座教授的想法,并于 2021 年 5 月顺利完成了聘任仪式。
经与徐老师更深一层地交流与沟通,我发现了她身上难得的对音乐的执着,正是这份执着让她用美妙的声音唱出了深圳艺术新高度。她一直用真诚对待美好生活、歌颂美好生活的态度是值得我学习的。
许石林:“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徐霞演唱《看见你们格外亲》赏析
有人将歌唱家徐霞女士演唱的一首老红歌《看见你们格外亲》发到深圳市文艺评论家群,许多人都说好听,我留言:“真是百听不厌!”
我所说的“百听不厌”,不是形容听了很多遍还喜欢听,而是实指,即徐霞演唱的这首歌,我的的确确听了不下百遍,以至于打乱了我的一项重要工作的时间安排——刚要停下忙工作,耳边总是萦绕这首歌的旋律,忍不住又循环播放,反复品味她处理这首歌的发音、用气、行腔、吐字等细节——我自从跟罗荣钜先生学了发声法,又得到武秀之教授的指点,自然对歌曲、戏曲演唱多年来格外留心,遇到演唱得好的,会反复听,寻找、琢磨其方法奥妙,实在乐趣无穷。
近些年,红色经典老歌被当下歌者重新演绎成为歌坛时尚,我听了不少。在我看来,能够追比经典歌曲原唱前辈的,寥寥无几,多数重新翻唱者,由于缺乏歌者本人内心对歌曲内涵的真正服膺而诚意不足,“唯乐不可以为伪”,仅仅沦为表面的呈现,因而动人者少。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了歌曲的精神本义和志趣,将正大恢宏的旋律,唱得猥琐狎亵、格调低下,不堪卒听。
正因如此,我才对徐霞演唱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原唱的《看见你们格外亲》这首歌,感到惊艳,以至于反复欣赏,并与其他多位歌者的演唱版本进行对比,得到一些零星的感想。原本计划就此做一场讲座,与歌唱爱好者共同赏析这首歌曲,分享我对徐霞演唱这首歌曲的技巧等方面的感想——当下的讲座太多宏大的主题和概念化选题,鲜少这种针对一首歌、一段唱腔做逐字逐句细致分析研究的内容。因为诸多因素影响,这些感想还仅停留在与同样喜欢演唱的朋友之间的交流。许多人希望我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但这些感想算不得专业的音乐评论,其实,音乐尤其是歌唱评论,是非常难写的,近代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1934年写的《乐评丛话》中说:“评论艺术难,而评论音乐尤难。‘美’本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名称。一代有一代之标准,一地有一地之典型,而各个人亦有其所好尚。所以,美术的理想、规律与技术每因时、地、人而常变。而批评艺术者必须先能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才可下准确的评语。音乐在艺术中占特殊的地位。……换言之,音乐的意义就是音乐本身。所以批评音乐的第一难处就是我们要先走进‘音乐世界’,懂了‘音乐的方言’,才配说话。”黄自先生认为评论音乐的第二难处在于观点的错杂和标准的难以确定:“人的感情作用是一时的,但‘艺术是永久的’。评乐时果然谁也不能完全脱离感情作用,但一时的毁,既不能使天才创作永久埋没;一时的誉,也不足以使平凡的作品免受时代的淘汰。”“只有时间是最准确、最公允的音乐评论家。”
《看见你们格外亲》是地道的创作民歌,民歌分原生态民歌和创作民歌,创作民歌如此地道纯正,也不多见,堪称经典。它的词,朴实流畅,叙事兼抒情,结构得体,曲调则有明显的河北二人台说唱曲风——20世纪60年代,军旅艺术家洪源、刘薇深入张北县革命老区战海公社阿不太沟村采风,目睹部队战士为老区人民担水、扫街、收秋割麦,感受到浓厚的军民鱼水情,尤其是听了当年老区人民与八路军一起抗日的故事,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在很短时间内,便写出《看见你们格外亲》的歌词,随即在杂志上发表。作曲家娄生茂当时也在张家口地区坝上深入生活,看到这首歌词,情不自禁地以河北坝上二人台的音乐为基调,叙事部分又汲取了河北民间说唱音乐的方式,为《看见你们格外亲》谱了曲。《看见你们格外亲》最先由战友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演唱,很快在大江南北传唱开,影响非常大,以至于60年代,周恩来指示《长征组歌》的创作人员,要借鉴此歌的创作经验。
而在徐霞演唱之前,我所熟悉并接受的,就是马玉涛的演唱版本。
马玉涛的演唱,挺拔高亢,豪迈雄劲,是她成名年代的那种风格,其个人声音条件,通过民间戏曲演唱的发声方法,融合1949年以后学习苏联声乐发声技法的塑造,结合得非常好,那种劲道是当时的人们所喜爱的风格。至今听来,仍能将上了年纪的人带回到歌曲所描绘的音乐氛围和主题语境中。
徐霞之所以要在今天演唱并录制这首歌,就是因为她的父亲喜爱马玉涛唱的这首歌,由此希望女儿将来也能像马玉涛一样成为一名歌唱家。
一开始,为徐霞制作专题的音乐编辑并不同意录这首歌,原因是这首歌“太老了”,可能与现今人的趣味有太多的不适合,就是恐怕今天的人嫌它“土气”。我想还有一层不便说出口的意思:未必相信徐霞能唱好这首带有明显马玉涛风格的歌曲。
据说录音时,当徐霞唱完这首歌,隔着玻璃窗,看见音乐编辑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双手捂着脸,泪流满面。而我听徐霞演唱的这首歌,之所以反复听了三天,以至于打乱了工作日程和节奏,就是像音乐编辑一样,这首歌打动了我,又让我主动地琢磨其中的歌唱奥秘,即所谓想弄清其中的门道。
歌唱,首先要发自内心诚意,在心为志,发而为声,其声合律而中节者,是为乐矣。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歌者具备个人声音条件、天赋、后天的发声歌唱技巧并圆熟运用得当。
徐霞出身周小燕教授门下,打下扎实的美声功底。她又从小学习戏曲,曾演出过京剧现代戏《杜鹃山》。尤其后者,这种可贵的实践经历,对于用汉字演唱的歌者来说,非常重要。马玉涛的河北梆子、二人台演唱功底、郭兰英的晋剧功底,都是她们取得各自艺术成就的奥秘和强大优势。徐霞演唱《看见你们格外亲》明显地能将自己如上综合歌唱技术修养得体地结合、灵活有机地使用。
她的声音更加圆润、挺拔雄健隐藏于含蓄婉转之中,将劲道适当内敛掩抑,犹如“衣锦尚綗”,合乎“儒家唱理”之道,同时为高亢的讴歌敷以娓娓道来的恳切。你能从中听到美声和民歌及戏曲发声吐字的有机融合,且无丝毫生硬痕迹,其声圆熟,其腔彻满。
如果说马玉涛的演唱如《汉书·艺文志》所言“赵、代之讴”,则徐霞的演唱,无疑是“楚、吴之风”。马玉涛的演唱,又让人联想到北朝民歌的豪放爽朗、慷慨激昂;而徐霞的演唱,则让人联想到东晋“清商乐”之“吴歌”——“魏孝文帝讨淮汉,得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即江南吴歌、荆楚四声。”(《魏书·乐志》)徐霞原籍无锡、生长于南昌,正得乎“江南吴歌、荆楚四声”之抒情、细腻,如晋《大子夜歌》婉转、清新、感情真挚、音韵妙美。
古人说歌唱之所忌:“男不唱艳词,女不唱雄曲。”徐霞的这种演唱,正是化雄健为柔婉,她与马玉涛的两种表现,正如北方大姐与南方小妹分别讲述同一个故事的两种表现形式,各美其美。
如果方便读者进一步理解的话,还可以做个比喻:马玉涛的演唱犹如京剧“四大名旦”之尚小云,声音亢亮劲拔,坚实响堂,富于金属感,高下闪转,起伏跌宕幅度大,顿挫鲜眀,节奏强烈,刚劲婀娜,清健豪放;而徐霞则类似尚小云的徒弟、“四小名旦”之张君秋,嗓音清脆嘹亮,饱满圆润,高低随意,舒展自如。寓刚健于委婉、含古典于清新;其技法灵活多变,注重调节气息,善于控制声音变化,高、低、轻、重、清、浊,运用自如,寓华丽于端庄,典雅中见深沉,即所谓涵腔唱法,真可谓“字真句笃,依腔贴调”。
试举例:“小河的水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拉起了家常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徐霞以美声唱法为主,揉以民族唱法行腔,加上戏曲的吐字,如“沟”字、“来”字的拖腔,是典型的华北戏曲如河北梆子、评剧旦角的“疙瘩腔”,而更加自然流畅,不生硬,如古人所言“贯珠”唱法。再如“解放”的“放”字,我做过对比,许多歌者不注重吐字,容易唱成“纺”,虽然歌曲不像戏曲那样严格讲究依字行腔,但要知道,民歌近乎戏曲,不如此则明显减少了民歌味儿。不仅“放”字,对“来”字的处理,她给了这个字一个根,即在这里明显地顿挫一下,犹如硬折一下,类似戏曲唱腔中的“肩膀头”,使得这一句特别有味儿。
后面如“那一年枪声响,同志们进了沟”的“进”字,唱得深情委婉、摇曳多姿,恰如张君秋的行腔,“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这样逐字逐句分析,正是我计划中的讲座内容和方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古人云:“善歌者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徐霞的演唱,在我看来得乎此道。声乐界有人说她过于讲究咬字吐字,我倒是鲜明地支持她坚持这一正确习惯,盖用汉字演唱歌曲,如果创作者是依字行腔而作,演唱者必须万变不离其宗地唱字。
《看见你们格外亲》是一首创作于塞北的歌曲,生来就带有诞生地显著的塞北特征,徐霞这位江南女子,用另外一种演唱风格表现,将豪迈劲健含藏于婉转清新,让人想起古人所谓“宫声字而曲合商,转宫为商歌之。此善歌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