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歌唱家徐霞的师承与薪火相传、光前裕后——探寻中国歌唱家唱好中国歌曲的文化意义
中国籍歌者因演唱外国歌曲(歌剧)而成为中国歌唱家。这既是一个悖论,更是一个讽刺。以前说“科技无国界”,没有人不相信。然而,当芯片、光刻机、发动机被卡脖子时,答案是:科技有国界。现在我要问:文化有没有国界?如果“文化无国界”,那为什么会有“文化殖民”“文化入侵”;文化有国界,才有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命题的逻辑。
中国歌唱家为中国听众演唱中国歌曲,既是“文化自觉”,更是“文化自信”。同时所体现出的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正是延续文化香火的重要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因与血脉、灵魂与寄托。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不断赓续演进。文化的成果和结晶是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如长河中不断涌现的浪花。由精神变物质,通过器的外形传递道的真谛。歌唱,是歌唱家的职业和职责,更是歌唱家的事业和追求,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歌唱家的言行举止,以及曾经演唱的歌曲,都对听众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引领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而非无限放大其娱乐功能,才是歌唱的灵魂,更是歌唱家的使命。
“做中国歌唱家,先唱好中国歌”,在周小燕的班上,有一条不成文的班规。徐霞的同门师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声乐艺术家的目标应该是,先在中国唱好中国歌,让中国观众喜爱你……”正是这一脉师承,让徐霞唱好中国歌曲,成了自己歌唱生涯的座右铭和努力的方向、前行的动力。同时也成就了中国声乐的亮丽风景,更成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光前裕后的范本和榜样。
歌唱家动听的歌喉、卓越的技术、丰富的艺术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深刻理解,准确表达,倾情演绎,用发自心底的歌声拨动听众的心弦,成为听众的代言和知音,才是歌唱家的着眼点、落脚点、出发点和终极目的。
最后,我想引用歌唱家栾峰先生推荐给我的“女高音徐霞《那就是我》获选(2021)年度发烧唱片榜首”专辑的评语:
唱法的理念和技术,以淳朴天然的姿态出现,彰显了飘逸洒脱;
风格的多样和跨越,以纯正地道的母语呈现,彰显了色彩斑斓;
美学的格调和品位,以空灵高贵的气质面世,彰显了卓尔不群;
文化的自信和多元,以海纳百川的心胸兼容,彰显了和而不同。
听徐霞的演唱,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是美感的唤醒、情操的陶冶、心智的启迪,天道的领悟。与此同时,我更希望通过这次“徐霞声乐学术研讨会”,呼吁中国歌唱家们唱好中国歌曲,特别是在唱好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上下功夫,歌唱世上的真、善、美,人间的生、死、爱,成为歌坛的主宰、人民的代言、时代的歌手,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中国歌唱家。
屈塬:与徐霞相识,到今天仅仅三年。时间虽然不长,了解也未必全面,但都有相见恨晚、相交已久的感觉。声乐艺术我是外行,只想从三个角度谈一谈我对作为歌唱家的徐霞的认知和判断,以表示对徐霞声乐学术研讨会的祝贺,以及对歌唱家徐霞的敬重。
一、她是一种现象。徐霞是我的新朋友。2019年末,一位诗人朋友通过微信,发来一位歌手演唱的我和赵季平老师合作的《一路走来》。看到演唱者的名字,我随口与朋友调侃:徐霞是谁?徐霞客的家人吗?朋友说她是一位深圳的歌唱家,很有才学,值得一听。我这才打开录音文件,声音绵厚、温润,有感染力,处理作品细腻、精准,一听便知是一位会唱歌且用心唱歌的歌者。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与徐霞互加了微信,又通过“度娘”搜索到她的一些信息:声乐科班出身,周小燕先生的高徒,长期在深圳从事艺术策划与管理,离开工作岗位后回归舞台,专注于艺术歌曲的演唱。三年期间我们多有交流,一起在北京、深圳、成都参加了几次专业活动,得知她更多的一些情况:生活富足,条件优裕,重拾歌唱艺术不求名利、不为稻粱谋,只因热爱,只为开心。
近年来,许多功成名就、人生圆满者,开始沉醉于自己所喜好的艺术样式,有的人小有所成,有的人大有所获。他们的目标专注、目的纯粹,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徐霞是这些艺术家当中出色的代表。与一般票友的本质区别是,她是真正意义上的歌唱家。这类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他们的存在状况,是一个城市艺术气息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所以,徐霞属于深圳,深圳是徐霞的福地。深圳,将徐霞容纳,让徐霞安然,也让她有所成就。
二、她是一股清流。徐霞是我的老战友。和她有了比较多的交流之后,我才知道,她曾经是我的同事,从时间先后来说,甚至是我的前辈。我们都在二炮文工团工作过。不过,我在这家部队文工团担任了8年团长,没听过徐霞这个名字,不知道团里有过这样一位优秀的声乐演员。我去团里工作的时候,徐霞已离开了15年。时间上的错位只是她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低调的行为、淡定的性情、高远的追求才是她不露声色、不留痕迹的根本原因。我们都知道,在过去比较长的一个时期,歌手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混个脸熟,不少没有专业基础的人也在声乐这个平台上粉墨登场,有的竟至于风生水起。三岁登台演出、自身条件出色的徐霞,在当时那样的大环境下,想出人头地应该是没有多大难度。而她在之前的数十年时间里,不显山,不露水,雁过无痕,泯然众人,是性情使然,也是命数所定。
两个月前的一天,她演唱的一首作品在央视播出,她发来微信说这是她第一次上央视。这让我大感诧异,我开玩笑说:这不应该是你的遗憾,而是电视台的历史性失误。我以为,媒体的功能更多的是娱乐的成分。徐霞是歌者,是歌唱家,不是普通的歌手,更不是娱乐人物,所看重的自然不是抛头露面的上镜率,而应该是稳重端庄、不事张扬的艺术品质。对于徐霞,我们可以有大器晚成的赞许,也可以有再上层楼的期待。
三、她是一个异数。徐霞是我的同道。经常看到徐霞所写的艺术评论,谈艺术歌曲、谈艺术潮流、谈艺术管理,动辄下笔千言,眼光敏锐,见解独到。我所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有这样好文笔的声乐演员实属凤毛麟角。写作虽然只是她的副业,却表达出她的艺术观,她的文笔更是“三观”的显影。面对她的文字令我常有赞叹之处,时发深以为然之感。她热爱生活,三观端正,心态积极,在生活和事业的交集中找到了悠然的平衡。如她一般的女性,一年到头大多忙碌着购物、健身、养生、美容。而她,除了唱歌就是歌唱,事业心着实让人感佩。徐霞在声乐艺术上越来越专注、越来越投入,越来越往上走,所表现出的深厚功力和娴熟技巧,不由得让人生发“霜重色愈浓”的赞叹。
我曾经想过,三十年前的徐霞,如果充满今天的激情,她在专业上的成就和影响,不说名满天下,也早已是业界翘楚;今天的徐霞,如果拥有三十年前的青春,前程将不可限量。话又说回来,现在的徐霞,才是真实并充满活力的徐霞,广泛的阅历、充实的修为、全面的素养给了她不慌不忙、边走边唱的本钱,只因心仪和欢喜,没有功利和攀比。“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真正的歌者,应该是这个样子。于徐霞来说,这是她的价值,也是她的宿命。
徐霞就这样《一路走来》,就这样《一起幸福》,就这样心里有着《永远的篝火》,就这样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里,年轻并歌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