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深圳评论】专题 | 珍惜“珍稀之物” / 李鑫(二)
2024-10-28 14:44:46 来源:特区文学 作者:李鑫 【 】 浏览:92次 评论:0
 

小说里的戴清弢自己读书,并孜孜不倦地引导学生读书,自己写作,也带着学生一起写作。

 

再见自己也当过语文老师,要学生读书老师先读书,要学生写作老师先写作,这样朴素的观念成为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也成为他笔下语文老师戴清弢的具体实践。

 

在一次对谈中,再见还说过:“那些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人物的小说家是伟大的,像鲁迅留下了孔乙己、老舍留下了祥子,现代文学史上,能留下人物的小说家不多。”

 

评论家南帆在《人物性格及其诸神理论观念》中里提道:“由于作家的不懈努力,许多著名人物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肯定不会在楼梯的拐弯处遇到其中的哪一位,但是我们始终牵挂他们,将他们引为谈资,引为内心情感的某种参照。”

 

再见是校园中的旁观者,他不听课,而是看人,他通过一次次书写,给人物画像,给读者以内心情感的传递。他留下的戴清弢,是一位非典型的深圳教师。这个人物形象,带着陈再见笔下小人物的共性——孤独又丰富,沉默而细腻,并且有精神的原乡。

 

陈再见自己也承认,《珍稀之物》里那三个以中学语文老师戴清弢为主角的中篇小说,无法简单地归结于“深圳题材”作品。戴清弢的根在老家的那个县城,他和很多深圳人一样,穿梭在家乡与深圳的高速公路上,把在深圳赚到的钱带回家,从老家获得情绪价值,再回到深圳打拼。微信上母亲时不时发来的语音,那个小县城零零碎碎的事情,成为他的一种牵挂与依靠。

 

戴清弢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一位“打工教师”,他身上混杂着教师和打工者的气息。校园里他为人师表,校园外他自由自在,他与深圳这座城市有着某种天然的疏离感,他听着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实际上,他就是那个孤独的人,活在深圳喧闹的外表之下。因此戴清弢总会去寻找内心的某种支撑,回到县城联系上母亲曾经介绍的对象贾静衣,和同租的小陈与其女友共度除夕,他似乎想抓住生活中每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来排遣内心的孤独。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就到深圳来教书的老师,我理解戴清弢这种孤独。刚到深圳那会儿,我也住在城中村,每晚也是一顿快餐,周末也是百无聊赖地读书或者一个人去逛公园,还喜欢像戴清弢一样,去学生家家访,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同时,我也爱读书,并带着学生一起读书,因此我对戴清弢这个“同行”有惺惺相惜之感。

 

孤独并不可耻,精神荒芜才是可耻的。

 

“打工教师”戴清弢身上始终有“师”的本色,始终有家乡的底色,偶尔绽放出精神的亮色,这就足够珍稀。

 

珍惜生活中的珍稀之物,独特的个性也需要生存的空间;

 

珍惜《珍稀之物》这样的作品,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也要被人所看到;

 

珍惜陈再见这样的作家,在深圳写出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知道“来了就是深圳人”的人究竟来自哪里。

 

我一直珍惜书架上再见的作品,也珍惜朋友圈里再见这位作家,他和他所创造的人物戴清弢一样,都是“害羞的旁观者”。

 

【作者单位】 宝安区评论家协会

 

 

Tags:李鑫 深圳评论 深圳文艺评论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深圳评论】专题 | 《潮水集》《.. 下一篇【深圳评论】专题 | 道是风吹疏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