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一点思考。我们怎么推动中国美学话语的当代创新?话语体系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再次强调要构建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把三大体系的问题提出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核心;没有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是不可能立起来的。我们现在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主要是借鉴苏联和西方的,但并不是说20世纪初以来中国美学家们没有做过自主美学体系建构的努力。我近两年也参与过一些讨论,写过几篇关于自主知识体系的文章。《20世纪中国美学史》这套书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的探索,高老师在总序当中讲道,我们过去缺乏美学自信,外国人看不上,我们自己也没有自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确实是如此,现在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话语体系构建,既要回顾历史,也要守本开新。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美学发展、审美情境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通过在座的年轻学者和同学间的交流,我想大家在这方面会体会得更深。所以,我觉得在今天的情境下,美学话语创新至少有三个维度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那就是话语内容、表达形式和理论范式。 在话语内容上,我们要研究像这次会议主题所提出的中国的现代的美学建构问题。这套书第三卷写了美学的危机和后来的“美学热”。实际上,我们今天也面临着新的美学的危机。我们如何在这种审美变异、技术变革的情况下,提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新概念或者新观念、新范畴,提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阐释,属于我们现代中国的新文化?这一点受到美籍华裔学者刘禾教授的启发,我访谈她时问“什么是理论”,她说“理论就是问题意识”。今天丰富的新文化、新文创实践,给我们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创意的本质、审美的本质?非虚构文学、跨文体写作、互联式文本、未来性文学,这些新的文艺样态给我们提出很多新的命题,我们上课的时候不能不回应学生这些新的问题。再比如,进入创意生产链条的文艺,今天应该怎么定义?今天的文艺还是过去的文艺吗?当下的文艺生产是否必然是一种意义生产,它又生产怎样的意义?数字化、信息化怎样影响今天的文艺生产、传播、消费?今天文艺消费的模式与价值呈现出什么样新的走向?当代产生经典是否可能?我们研究美学,经常讨论经典问题,今天的经典到底是什么?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还有我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我给我的研究生提出过几次,“体验”这一中外的审美范畴,在今天的文化场景中能够被赋予什么新的意蕴?还有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条件下如何理解并且维护文艺创作的技术伦理?大规模的语言模型Sora都出来了,可以直接出视频了,今天面对这样的审美情境,我们的美学怎么回应它?这些问题实际上对我们的审美话语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可以说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表达形式上,我们应该通过探讨范畴的梳理、美学史的回顾、重要审美现象的深入讨论,甚至论争(现在我觉得这方面是欠缺的,大家不论争了,也不讨论了,各说各的),引发对美学问题的深入思考。还有就是实践的新美学表达,大家看我们这些美学家坐在这个会议室里,实际上更多的不是称为美学家的青年人,人手一个手机,人人都是评论家,他们在抖音、微博、B站的评论中表达他们的审美观点和美学思想,不值得我们去高度重视吗? 理论范式方面,我们过去经历了社会历史批评,经历过俄国的形式主义、美国的形式主义,经历过西方的文化理论等,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的批评范式,这些批评范式到了今天这种审美情境之下,可以形成什么样新的创新理论范式?我过去曾经在一篇文章当中提出“形式文化学”的概念,我们既要研究它内在的形式构架,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它非常大的文化语境,这里面既包括社会历史的,也包括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世界的问题。我们近期一本关于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著作正在撰写中,我们在这里面提出来,研究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理论问题,至少有五个维度。首先是审美的维度,然后是现代的维度、中国的维度、世界的维度,最后还有文化的维度。我想能不能从过去较单一的审美维度走出来。美学是文明的一部分,既有自律也有他律,应该赋予当代美学研究更加深广的文化视野。100年前巴赫金写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在那样的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研究当中,都有很深广的现实视野和文化背景,这些能给我们以思考和借鉴。今天审美事象存在的社会背景更加复杂多元,美学研究更要有现实观照、文化关怀和世界视野。这也同样呼吁着美学研究和审美批评范式的持续创新。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