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沸腾的生活生长而出——谈黄军《九重葛》《奔流不息》《立春》“三部曲式”创作的从自发到自觉(一)
2024-12-09 08:19:58 来源: 作者:王芳 【 】 浏览:46次 评论:0

一、三部作品映鉴作者不同生命时序期的生活本体


2024-12-08_155802.jpg


作为《九重葛》的首批读者,对于开卷扑面而来的“陌生的熟悉感”的新鲜阅读体验感受犹深,这一点,自是作品“可读性”和受欢迎指数、满足和调动读者好奇心的要义所在。作者黄军在改革开放欣欣向荣时期出任过银行行长,《九重葛》虚构的生活蓝本源于她行长履职期形成职业性和惯性的工作笔记,作者亦自陈该部小说具备浓郁的“自传体”创作动机,所以我定义《九重葛》是“一本传递真切生命能量和智慧的书载体”,把银行和企业日常最真实,点点滴滴,看得见的世界,看不见的人心,全部陈列纸面,生活日常,生命本体,“超教材”式前贤之镜,映照你前行之路。对于同时代、同城市、同生命进取价值观的读者,书中从百钢,到斯禹、供电局、岛主联手,从林树成、贾强等,到何荷、艾梅等,每一项“业务”,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将带你进入一个“陌生的熟悉世界”,在似是而非、似非还是中,时而由日常开启壮阔,时而从进取迈入诡谲……

 

原本的金融、科技在普通人心中,是非常“网格化”式精准的现场,黄军老师却能因自己的阅历,加以文学的虚构,成就一个美好、励志、奋进的主人公故事,让读者阅读和生活真切共情。在深圳这座金融和科技比翼齐飞的超大城市,对广大金融企业从业人士和为数巨大的金融消费者来讲,本书因“超写实的镜相感”而具备经济学、市场学、银行学教科书般的“超教材”意义,而成就读者一次现代都市情境下经济社会、世道人心认知“填补空白”的阅读经验。读书,读世,从阅读一部倾注作者真诚书写的人物命运中观照、共情。文学和生活经验的观照,可以上溯至柏拉图“镜像论”悠久范式表达,作者从自身阅历经验出发,作品里塑造宇文馨这个主人公,到读者领略到的陌生的场域、熟悉的生活,体会到共情阅读体验,作品《九重葛》成就作者、主人公、读者相互映鉴的“三折立体镜”。


 

2024-12-09_081735.jpg

《奔流不息——致母亲》这部作品我不仅是第一批读者,也有幸在创作过程提过一些意见建议,见证了作品的孕育和诞生。书中传递出在时代变迁中恒持不变的母女情深、字字句句中饱含的作者对家乡的爱和眷恋,过往亦有阐述,今天重点在另外三个维度。

 

“文章合为时而作。”我不仅是文学人,更是一名长期从事社会建设的践行者,从文学的社会问题回应和干预角度看,《奔流不息——致母亲》这本书至少拥有三方面具有新鲜和典型的意义。首先,中国传统家庭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面临重大挑战,“奔流”直书传统母亲在家风家教以及构建家庭亲密关系题材,意义非同一般,是一本中华传统优秀的“家文化”如何在新时代有机传承的文学启示。母亲题材的另一面,指向在新时代女性生育观、职业观面临重大变化,国家“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促进生育友好成为国策的当下,“母职”业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学界新沉浸式研究的社会命题。就“新女性写作”题材看,黄军在这部自传体散文里写了母亲从粤西来到深圳的真实记录,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看,此类从生活到文学作品提炼、升级,供献给读者的并不多。由于我任着深圳妇儿基金会秘书长,妇儿语境下家风家教是当前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遥望熏润人心的文学教化却反显缺位、作品或缺。其次,“奔流”称得上是“都市写作者一次深情的乡土回望”。乡村和新城市写作,关乎“深圳写作”的重大课题,黄军在“奔流”里既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母亲生长的地方(也是作者本人的家乡),也写了母亲来到深圳后,两代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从观念冲突到和解,最后到母亲去世后,作者回到粤西寻找母亲的足迹的“闭环式”全程。

 

作为一名得“改开”其时踩时代鼓点赴特区拼搏的弄潮儿,回眸、凝眸书写革命时期一路走来的母亲,非常珍贵。而一位深圳写作者更因本次创作“非虚构”体裁和视角,生活本体从生命时序上天然融汇了乡村和都市。这部以家庭成员、家族史等非虚构式长篇散文体例成为写作者潜意识间本能“回归”或“返乡”的选题领域,《奔流不息——致母亲》正是视角独特、俯拾取材、精心剪裁的优质之作,难能可贵地让“乡村”还是“城市”、哪个题材“更深圳”之辨消弥于无形。第三,在读作品初稿,我敏感地意识到“奔流”的下篇直指“临终关怀”重大社会话题。写作者需要赤诚,作者在书写下半篇时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身为作者的使命和身为女儿的情感二者冲突时的艰难直面,让这位女儿兼作者在写作时不断重回母亲罹病、转院、治疗、辞世全过程遭遇冲突、困境时的心灵煎熬时间,得以以文学笔式,真实记录母亲濒危时刻对医院、治疗、老人临终关怀等,这的确是一次勇敢的写作。而中国社会“银发时代”忽如而至,滚滚而来,黄军以作家的自觉、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敏锐地把握到这个课题。比如书中触碰到“过度医疗”、临终关怀等命题,我在组织、召集新作研讨会时特别请了北大医学院ICU主任做嘉宾,文学和生活的互相干预,让“奔流”再一次具备了社会干预见的警示、启示等诸多效用。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心灵必需具备非一般“那一个”的典型意义,称得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当美好生活成为主流价值追求时,写作领域呈现的新趋势和先声作品。

 

《立春》通读电子稿后,欣喜而意外地遇到一句文学性、典型性的“时代金句”:“她轰轰烈烈的爱情,给了这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这可以说是每一个写作者梦寐以求的、道出所有人感受的句子。对改革开放的回望、总结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当前深圳各界主流探讨的大课题。这句文学句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有力透纸背而又意向鲜明的表达。书名《立春》,满纸热力却恍如盛夏,是以炙热之笔写就的一部《立春》,一部“改开”巨浪中主人公董妮娅和特区共成长的生命奋斗史。本书无疑是献给特区和“拓荒牛”们的一部力作。1981年特区正式成立,楔子始于1959年,粤西,惊涛骇涛间埋下未来特区“竹子林”工程兵建设者的基因,全书终于2019年,“最初的地方”,回到粤西,创业者成就“竹海科技小镇”的新乡村。初到深圳的“工厂妹”,到奋力书写时代的记者写作者,再到金融高管、国际投资人等,主人公每一次真切的生命经验里,编织出沸腾的“特区生长交响诗”。个人奋斗命运浮沉于时代晨昏和风云变幻里,明灭于职场和商界人性的规则和潜规则……源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冬伲娅”的董妮娅之名,正是一把打开作者理想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写作呈现出的生活与作品交相辉映境界的钥匙。

 

 
Tags:九重葛 黄军 奔流不息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深圳评论】专题 | 温新阶散文创.. 下一篇于爱成 | 讲故事,与怎样讲通故事..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