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首先还是祝贺余立功老师,能够完成如此煌煌巨著。我是看了电子版,今天看到书籍还是吓了一跳的,没想到书有这么厚。很久没有看过深圳出品的这种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了,准确地说我很久没有看过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了,因为我们这代人确实更喜欢科幻的、魔幻的和历史题材的小说。这次也感谢于爱成老师给我布置作业,我很认真地看了,没想到我还是看进去了,而且是在挺累的情况下,休息的时候看的,说明余老师这个作品,从叙事的角度还是蛮吸引我的。我就一直在判断他的文学营养来自于哪里,也许是当代版的《红楼梦》?最后发现可能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当然这是开玩笑,因为作品写得很扎实,看出了作者的雄心。我特别同意汤奇云老师观点,从篇幅来看这部史诗,但它避开了史诗的很多问题,基本还是聚焦于一个小镇进行的“硬叙事”。
后来我在想,这部小说吸引人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实际上汤老师把我想说的话已经说了,因为我是纪录片导演出身,很多时候关注的是细节性和现场性的内容。通过这个阅读过程我就在反思,这种现实主义的作品为什么会吸引我?吸引我的地方在那里?故事是一个方面,但是这个故事,您能有科幻小说、玄幻小说讲得吸引人吗?我后来在想,恰恰就是江汉平原和通海口镇江汉平原的风土人情。就跟看葛亮的《燕食记》的感觉很像,《燕食记》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早茶怎么做,月饼怎么做的,那是我闻所未闻的知识。而这部小说里最吸引我的是风土人情和家常里短,甚至包括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的场面。当然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有这种经验的人了,因为我们上一代,我们的父母还是有兄弟姐妹,他们之间还有《红楼梦》里那种你来我往的宫斗的内容。可以从中看到余老师有特别丰富的个体经验,但又融会贯通。我一下想明白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时代感、历史感,以及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一个词——氛围感。我们纪录片创作有一个说法叫空气感,这种空气感来自于您用三言两句营造出来的一个历史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现场,这个现场有大现场,也有小现场。大现场就是您经历过的那个生活,整个江汉平原,通海口镇生活的状态,小现场就是家长里短的场景。这种闲笔不闲,最有空气感,也最吸引人。
这部作品跨越了很多年代,应该说篇幅很浩大,人物也众多,我在看的时候,一开始脑海里就在想它像什么?《大宅门》?但看了十几页以后发现又不像《大宅门》,但是这个作品具备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的基础。我们经常讲,电视连续剧就是长篇小说的影视版,不过这部作品要改成影视剧还有一段路要走。小说本身基础很好了,如果哪天真要改,我的个人建议是,将人物类型化,明确人物价值观,加快叙事节奏,重新梳理时间轴。我觉得刚才王樽老师引述卡尔维诺那五点特别好,我的建议是围绕那第三个词——精确,每个人物都要精确,每个段落都要精确,每个时点都要精确,将来如果要改成剧本,精确最重要的。
作者简介:
汪洋,上海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深圳市评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