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能包升级,诗歌如何与之“共舞”
□冯 娜
伴随着人类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AI”这个充满科技感的词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AI在日常办公、智能家居、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和接纳。AI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AI是否会取代人类劳动”的议题被普遍讨论,似乎很多的人类活动随时面临着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威胁”。在文学界,AI并不是一个新故事,早在科幻文学中人类一次次预言了今日的世界。当AI可以真正介入写作实践,作家的主体性切实受到挑战了吗?AI有可能取代或超越作家的写作吗?科技与人文在何种程度上获得了跨界的对话可能?这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一时间众说纷纭,借助互联网的信息速率广泛传播,成为了“时髦”的新叙事。文学被视为人类的心灵之火,而诗歌是比“历史更真实”(亚里士多德语)的存证;当AI遇上诗歌,是迸溅出大放异彩的火花还是仅仅停留在科技工具性的协作呢?诗人需要针对此问题,开启一连串的思索和探讨。
AI写诗:散装文字的“杂货铺”
2014年,AI形象“微软小冰”在中国诞生,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划时代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地震般的社会效应。盖因这位“少女”不仅可以和人聊天、预报天气,而且还能写诗。其他功能也许无法引起人类的震动,毕竟人工智能的设计者们早已写好了它们的应用程序;但“写诗”是一项高智能的思想活动,类似于科幻片《西部世界》中所说的“冥思”,一旦AI拥有了“冥思”的能力,意味着它们开始懂得自己思考、拥有了深度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2017年5月,小冰还出版了一部诗集,名曰《阳光失了玻璃窗》,其中精选了139首小冰创作的诗歌。这部诗集是怎样写出的呢,据说是小冰通过学习自1920年代起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上千首诗,获得写作能力后独立完成的“作品”。据小冰的创造者介绍,小冰每次的学习时间大约是0.6分钟,10000次需要100个小时,而人类则大约需要100年。也就是说,小冰的超能力在于飞速学习科学家们“投喂”的知识和信息,然后经过科学运算,成就了70928首诗。至于这些诗写得如何呢?科学家们也做了一个实验,在诗集出版前,他们曾把小冰的诗以27个化名账号,发表在豆瓣、天涯、贴吧等社交平台上,许多读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诗的作者是AI,而是认真探讨诗歌本身写得好不好。那究竟这些诗歌写得怎么样呢,我们不妨举一两例以作管窥。
雨过海风一阵阵
撒向天空的小鸟
光明冷静的夜
太阳光明
——《雨过海风一阵阵》
你们躲在园树
是大自然的机兆
他话中受的是云梯下的黑
孩子负着游惰的人们浮去
——《自然的歌者》
如果我们认真阅读这些诗,可以看出某些小冰所受的诗歌训练以及代码逻辑。她仿佛置身在一个杂货铺中,货架上都是过往诗人们罐装好的词语、语法,辅之以科学家传递的图像识别技术,她迅速在“货架”上扫描,取出可用的词语、画面、情节进行组装。通观小冰的诗歌,我们发现,普遍是一种文辞拼贴的“散装”结构,确实没有肉身的温度和诗歌的整体性、逻辑性。微软小冰首席科学家宋睿华曾作过一次题为《用代码可以构建机器心智吗?》的演讲,认为小冰写诗是一种人工智能获得“心智”的努力和可能性实验。诗歌确实是人类心智的华彩,是人类语言和艺术的桂冠,是人类生存经验和生命体验的提纯和诗意性描述。一旦诗歌写作也能被AI完全掌握,AI的智识将不言自明。
也许,这也是科学家要探讨AI是否能够写诗的重要意义所在。小冰诞生后的这十余年间,AI一直在寻求在人文领域的突破。AI作词作曲、写文著书,各种级别的大型语言实验模型来势汹汹,人们尝试用各种AI软件写诗作文,至今依旧像在更大型的“百货超市”中进行更精密的文字组装,AI使用者像训练师,“投喂”的货物决定了产出。AI写诗的底层逻辑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它还无法拥有独立的心智掌握小卖铺的“进货”途径或者“设计一座独立的小卖铺”。而这一步将是硅基生命进阶的重要难度所在,就像一位诗人成就生命中重要诗歌的难度,它指向生命的艰难时刻。
AIMV:诗歌与AI的一次握手
2024年5月16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MV活动在线上举办。之所以说是“别开生面”,是在活动中展示的十个MV作品除了诗歌文本部分,其余音乐、视频等部分全部由AI生成。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将这次活动称为“诗歌共创”,即AIMV的创作者为诗人、AI、志愿者,是三者合力创作的结果。早在一个月前,身处南京的主办方邀请了胡弦、蓝蓝、育邦等多位诗人提供了关于南京的10首原创作品,经由志愿者历时近一个月通过AI创作,生成了10部诗歌音乐MV。该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很多参与者认为这是一项很新的尝试,想具体了解AI到底能将诗歌、音乐和画面结合到何种程度;同时想了解AI在各类型的文艺创作中是否能起到真实有效的协助作用。诗人蓝蓝、黄梵等人也坦言,参与这次活动主要是出于对这项尝试的好奇,对AIMV这样一种跨界制作的兴趣和期待。
这十部AIMV根据诗歌文本的内容,分别呈现了中国古典风、动漫风、科技风等不同风格,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AI对信息搜集、整理的类型化处理方式。网友们也对AI创作的同质化、拼贴性、工具性等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讨论。当我们先入为主知道这些作品是由AI生成,便不由自主假设它的创作路径:从诗人们的作品中抓取关键词,提炼出相关的画面、意境和情绪;在大量的信息库中筛选符合目标选项的素材,最后进行组装和合成。只不过,相比于“小冰”时期,现在AI进阶了。其数据库已经扩容,AI可以抓取更多的素材和信息,堪比进入了广袤的撒哈拉。但是,无数粒沙也不能天然构成沙漠,沙漠中有绿洲、梭梭草、耐渴的蜥蜴、那些不为人知的寒夜和风暴,让沙漠成为一个生命体,而不是单调的沙粒连接着沙粒。
说到底,AIMV在某种程度上将一项需要团队配合的工作迅速分解为三个“共创者”环节。文本——音乐——画面,AI可以迅速高效地将这三个元素熔为一炉,生成一个作品,质量姑且不论,首先是降低了人力成本。早在上世纪20年代Music Video(音乐短片)在法国发明,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后,这种音视合二为一的形式备受人们喜爱,因为它多方位地满足了人们的感官需求和体验。但我们知道,如果要完成一首MV作品,不仅需要艺术的内核,更需要一个团队进行大量的技术性工作。AI的出现无疑是音视技术方面一次颠覆性的革命。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还只是艺术与AI的一次握手,但其限度和可能性尚未可知。
由于人类先天的生理特点,看和听从来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两大重要途径,AI技术在音视方面的使用也只不过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看到和听到的及时性和多样性。AI作为协助性的工作,帮助人们解决了许多基础的、大量重复性的劳作,也在某些时候帮助我们发散思维、提炼灵感。但所有创造性的工作,AI似乎还难以胜任,毕竟要获得“冥思”和“诗意”,还需要生命脉动的蓬勃之声。
有意思的是,AIMV活动结束后,我采访了活动发起人董长青,他的本职工作是一位胸外科医生。组织这场活动的缘起是因为他对AI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关注,他认为任何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精神,他想看到在AI时代,科技与人文学科的跨界合作是否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听完他的这番话,颇为感慨,这样的心愿也许便是目前的AI无法理解的心智,也许也是科学家们努力让AI进化的未来方向。就如2001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人工智能》中所表达的那样,无论是AI还是人类,当他踏上了找寻自我、探索人性、充满感情的路途,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有了爱,才有了诗。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