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溯”视角和对于丰富民族文化的再思考
结合上文论证的核心词“流动”与“交融”来看,这类深入汉语诗歌创作语境的“90后”诗人,他们要想在基于自我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住民族文化这块艺术土壤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就需要建构新的诗歌写作视角。马文秀所说的“老房子下连着故土”,或许正能为此提供一定参考。不管是“老房子”还是“故土”,对于民族文化的“回溯”意味,都表现得较为明显。概而言之,想要将各民族原生的文化要素,也拉入到这种“流动”的生活语境中,或许这种“回溯”视角,正能够提供一种恰到好处的便利。
在马文秀现代长诗《老街口》中,回望村庄历史时,绕不开的核心词乃是“大迁徙”。“我”潜行、回望村庄的历史,先祖也在“迁徙”后成就了村庄的荣光。正是在“回溯”这条道路上,两种文化在思想中交流、碰撞,“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新的体认。也正是在充分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之后,“我”才在重新审视下得出“后世满杯的甘甜和许多的苗圃”的认知。而选用这种回溯视角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打开更宏观的叙述视角——“一场迁徙,立于祖辈的肩膀/讲述整个华夏大地的崛起”(《迁徙:祖先预留给勇者的勋章(组诗)》),从而交互出同时包纳精神和自然的、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由于回溯主体身在当下,流动的现代元素也就自然渗入“回溯”之中,扩展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再思考。此类写作的代表诗人,还有加主布哈、洛桑更才等。
若是对照“80后”彝族诗人阿索拉毅《星图》中,描写民族神性的高昂的一段:“我相信每一块黑石都站立着一个黑色的精灵/我相信每一座山岗都漂浮着远古闪风的灵符”,“90后”诗人,加主布哈,表现得更为沉静。他用更为舒缓的语调将无数的个体经验集合成为“族谱”——“可彝人的祖先是不会被遗忘的/他们的名字被写在族谱里/常常被后世在人群中提及”(《族谱》)。他将民族文化中的“神性”,替换为悠长历史中的个人日常。神性不再作为被强调的重点,而是强化了时间具有的动态势能,从而让文学视野从“神灵的殿堂”转移到“古老的村寨”。这种“转移”,也正成为这部分“90后”诗人,重新解读民族文化的视角起点。他们站在一个多向杂生的路口,能够望见民族文化的来处,也瞻望其他文化的丰富语义,在广阔的叙事空间中潜行、回溯,成为民族文化的透视、观察、辨析者。
加主布哈在他的文本中,不仅书写了民族文化带来的认同感和牵引力,同时也涉及到它带来的束缚感——“我为自己的魂灵找到了摇篮/彩虹轻轻荡着童年/坚定的信仰拥绑着我,多么牢固/世纪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太阳是我们的,山寨也是”(《十夜拾语》)。为了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有效辨析,他以“回溯”视角重新打量民族文化的历史,并关注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以此作为新的诗歌写作方向。正如加主布哈所说“我在高处等待闪电”,“高处”提供了一个回溯民族文化的视点,加之“回溯”的深潜视角,携带着的对于自我民族文化的钩深索引,也伴随着对其他文化的对照与交融。
出于相似的“回溯”视角,阿加伍呷(彝族)和加主布哈的表现又有着很大差异。他们都通过回溯童年记忆,挖掘了民族文化的不同面向。阿加伍呷的一部分诗歌,背负着“贡尔巴干”这个文化符号,从而产生了“信仰土地,就像虔诚于粮食与故乡”(《凉山与族人》)这样的诗句。加主布哈则在自己的诗集《借宿》中,提供了一种显眼的“借宿”理念——“茫茫一生便也是短暂的借宿罢了”。故乡,“日夜打造了一条锁链”(《捆绑之书》),更重要的是它也提供了诗意来源——“静静地行走,祖神与我同在……一条暗河与我擦身而过后,遁入答案的漩涡,/结束自己一生的倒流、追问。”(《雪夜冥想帖》)正是在这样的“倒流”与“追问”中,民族文化成为他们的创意源头,并在与其他文化意识的碰撞、交流中,生发出如罗志英(彝族)所说的诗歌潜能——“附着在枯木烂石之身/借着一夕余光跃欲重生”(《一个祖系的落幕》)。其他几位彝族诗人,如提倡根性写作的阿牛静木、书写“群山”传统的宾杰、“尚火”的地地阿木等人,也都用不同的笔触深入到大凉山的文化内里,书写着新的时代更迭下“仍在轮转”的、带有明显个人语义的彝族文化的诸多面向。
另一个围绕着“藏人文化网”的诗人群体,则提供了另一民族的“回溯”版本。其中,洛桑更才(藏族)以更加绵密的语言密度重新翻录民族历史,在展示密集的意象带来的广阔视野的同时,也以辩证的思维重新解读文化的多面性。他热衷于在“过去”与“现在”的跳跃中,拼接出场景式的历史网格,并在其中自由穿梭。在他的文本中,“过去”和“当下”作为创作中的两端,“先辈”与“后辈”也互相对照,从而从快速流动的外在现实中,确立了民族文化的实存感:“寻找遗落的符号/情感的、文明的、自然的……如此/我的行走将没有终点/我那破败的城墙也会变得灵性”(《寻找符号》)。而在其他几位藏族诗人手中,如宗尕降初、卓儿和旦增白姆,这种“回溯”视角,让他们在不同文化的端点之间来回,诗歌也就被更多定位在私语化的当下。
广西的几位诗人,从智性和理性出发,对民族日常进行回溯、思辨。隆莺舞(壮族)和李富庭(瑶族),将关注的视角置于当下,以一种智性写作的方式,从高处向下观察日常生活,前者有时透露出现实生活的异化之痛——“两条手,垂下时像两岸/围住我身体里不停息的河”(《造物》);后者则是对自身生活进行着哲理化思考——“这移动的世界里,装满了/漂泊的生活与故事……窗外没有风景……通常不过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独角戏”(《关于火车》)。
再有,袁伟的“瓦上霜”系列,借助童年经验里的农耕传统观望祖辈的生命底色。到了《草戒指》中,这种观望、凝视被延续到了“物”的身上,带着同样的生命“韧性”——“柔软之物所蕴藏的韧性/能产生某种隐形张力”(《记忆海绵》),形变为诗歌活力的来源。祁十木说,“我是一阵悲风,/人们在河流源头寻不到”(《礼物》),从而专注于构建当下的动作及其形变。但他并没有真正“回避”有效的民族要素——“清真寺和佛塔在路两旁”(《土门关》),从而也就有了“大河家隐藏许多古句”(《大河家》)的诗句。以上种种,也许能借助许扬华(侗族)所述,概括性地进行体味:
注视启发性的水面——打旋的水/消失在芦苇间,黑色的雾霭中。他们知道一切/环绕在火红之中,躲开了事实和历史,/……他们知道枯干的事物成为语言之前,躲在一扇门后……⑤
此外,还有吴天威(布依族)、左安军(穿青人)、韦廷信(壮族)、李世成(布依族)、马青虹(藏族)、安闯(彝族)、李星青(黎族)等人,他们都通过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回溯”,不同程度地打开了这扇“民族之门”,个性化地表现门的开合度与表现向度。他们创建的诗句,也可视作例证。譬如吴天威所写的“清朝时期荔波古城蒙石里,城中低矮的/青砖瓦楼被古榕树的身姿点缀,神祇与树的/情愫在日积月累中占据你我的心灵/啊,古榕树——你浸润着祖先们度过的岁月”(《巨大的古榕树》),以一种艺术形象(“榕树”)凝缩为民族想象的标识。而后更是在出版的诗集《布洛亚田园记》中,书写布依族的人事记忆与民族风俗。总言之,主体对于民族的诸种认同,本身也是在动态的社会关系重组中,不断更迭的。“90后”少数民族诗人提供的,正是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从地理空间、心理空间、诗学空间上共同形成了对于民族文化的个性化指认。当然,在这种表意的“流动”中,我们也不免关注到中华民族的整体伦理所具有的“共同体”的意味,它也可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强有效的补充资源。
结 语
“少数民族”观念的成型,本身也是处在不断刷新、更迭、再造的动态关系中。“90后”诗人提供的创作样本,提供了一种极具时效性的现场指认。在强效流动的社会中,当他们“处在一个并置的时代……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与时间的关系更甚”时⑥,少数民族诗歌如何应对新一轮的社会重构,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能否实现与外界的“不断对话”的重要议题。这个议题,具有开掘少数民族文化潜能、突破少数民族诗歌写作困境的意义。“90后”少数民族诗人的独特在于,他们无须面对现代性冲击下的最初的断裂,而是直接走入文学场域的中心,集中笔力呈现着民族的“碎片”,以此表现出年轻一代情感结构的变迁。当他们随着社会流动,进入到更大的且快速流动的文学表现空间时,从“融入”这种“动态”情境中所剥离出来的具有明显个体差异的理性主体,正表现着这批诗人对于民族文化的新理解。或许正如李佩甫所说,拉开距离之后,更能“看清楚脚下的土地”,那些对民族文化采用“回溯”视角的诗人,他们在挖掘民族文化的诗意潜能的同时,也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形成了新的诗歌写作方式。或许在这种碰撞与交融中,为了适应加速流动的外在语境,少数民族诗歌也能焕发出更大的艺术潜能。
注释
①此处借助齐格蒙·鲍曼“液态现代性”,也被译作“流动的现代性”,来呈现了“当前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流动性、不定型(无固定形态、无方向、黏稠性、粘附性等)。详见(英)齐格蒙·鲍曼:《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鲍磊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
②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终结的玫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37-138页。
③加主布哈微信公众号“流离诗所”,2020年10月21日。
④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终结的玫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34-35页。
⑤许扬华:《通往这个世界的比喻》,《中国诗歌》2017年第3期。
⑥(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包亚明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