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将至
刘晓燕清晰记得2003年3月30日那天下午,华山医院周边的路人比往常少些,一朵乌云就在头顶,很低很沉,那是一种明显不属于春天的气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那时她还完全不了解传言中的非典有多么恐怖,更不知头顶的不祥之物会给丈夫带来什么命运,以及接下来她的家庭将要如何应对,就那样与挚爱戛然隔离,只能站在街对过远眺。她的视线穿越医院的大门,渴望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哪怕一句话都不说,仅仅让那副被隔离服包裹着的敦实身板从她眼前晃过,也能让她略微安心。就这样,计划中的锡婚纪念被这从天而降的病毒碾得粉碎。这一年,女儿读小学,社会各界给非典医护人员献爱心,送来的乳酸饮料女儿特别爱喝,不出一个月,女儿胖了一圈。
转眼17年过去了,2020年1月19日的深夜,那朵久违的乌云再次袭来,把她的心死死地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她正在整理行装,把丈夫所有换洗衣服一件接一件全都填塞进行李箱的角落缝隙里,掖了再掖,压了又压。她没有抬头,似在与那只行李箱确认去意,做着明知徒劳却又不甘不做的挽留:“到目前为止你们只不过收治了一个病人,就这样领导班子全体住进医院备战,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
她的丈夫正是17年前华山医院的抗非典英雄,留美博士后,现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此时他正安静地端坐在沙发上,刷着手机里的疫情最新动态,仿佛正等她先开口。他放下手机,让妻子过来坐,“晓燕,非典那会儿你就了解程序,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又重演了,是吧?还记得那会儿的第一例吗?与全面暴发相隔几天?自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没睡过一个好觉,为什么?我估计这次比非典更凶猛,你看看朋友圈就能嗅出异样的味道,就连平常只爱刷心灵鸡汤的老杨也开始转发起专业文章了,病毒卷土重来,已大兵压境,这个星球还有局外人吗?”
“我懂,我都明白,你就是学这个、干这个的,这么多年来,非典、禽流感、塞拉利昂埃博拉、墨西哥流感,病毒来来往往,你要迎来送往,我们娘俩可从来都没成为你的包袱,这回啊,你仍旧放心去,家里有我呢!只是……”卢洪洲知道爱人后半句想说什么,他已不是17年前的青壮年了。“我会当心的,还记得吗?非典时期133天,那时连ECMO(人工肺)都没有,诊疗与防护都不如今天先进,上海医护人员却做到了零感染,相信我,这次也不会例外!” 他笑得那么自信,可也只牵动爱人的嘴角微微上挑。
女儿来到客厅,看见行李箱便明白了一切,回屋取来一只带了口罩的维尼熊,亲手塞进满满登登的行李箱,“爸,老规矩,见它如见我,我要你平安回家。”这只熊与这只行李箱是老朋友、老搭档了,多年来拿进拿出50余回,几乎成了父女间约定俗成的告别仪式。过往,卢洪洲一次次向女儿兑现了诺言,这回他仍是点点头,“嗯,我保证。”并非敷衍,他真心拿它当吉祥物。女儿回房前补了一句:“你现在是外圈指导专家,我倒是不如以前那么担心了。”卢洪洲怔了一下,笑笑。
今夜这一幕两周来在卢洪洲的脑海中反复“彩排”过,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020年元旦过后,卢洪洲亲自指挥了一场实战演练,这个演练完全是按照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真实流程来做的,就像真的收治病人一样。医疗、护理、后勤、安保全部参加了演练。事后针对每个细节进行总结,查漏补缺,根据短板和不足,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分专业的培训。
17年来,国内外发表论文450余篇,SCI发表120余篇,主编专业参考书12部,获专利5项,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5“最美援外医生”,获得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成就带来的荣誉潮水般向卢洪洲涌来,可他却只对媒体给与的“公卫战士”称号情有独钟。他真的就是一名随时准备出征的战士,哪里有疫情,哪里就能看见他的身影,对事业的一腔热血肆意挤压着他的情感表达,只在内心深处保留一块柔软之地,装着妻女,却也不无愧疚,他对自己说,总有一天要回报她们,希望那一天不会太久远。
这一夜,唯一能让刘晓燕感到些许欣慰的是,几十年来他头一回于黑暗中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轻轻握住,却欲言又止。她感受到他手掌的温度,没有转过身来,强忍抽泣,泪水洇湿了枕巾。今夜又是个无眠之夜,大战将临,卢洪洲辗转反侧,枕戈待旦。
上医不耻治已病
32年的从医生涯,15年的医院管理经验,使卢洪洲养成了超凡的意志品质和敏锐的职业嗅觉,自从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他的警觉,早在2019年12月17日,疫情暴发前夕,他就曾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过专题讲座和培训,系统全面地传授如何做好传染性疾病的救治和院内感染控制,其效果相当于提前为金银潭医院全院做了疫情暴发前的培训。
受惠于卢洪洲事发偶然的提前介入,疫情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院内感染人数在武汉地区排名低位。
回沪后,经过他缜密的调研,果断拉响了公卫中心应对新冠肺炎的红色警报,迅速安排人员制定相关预案,组织成立应急医护人员梯队,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应急演练。
在他的积极发动与带领下,公卫中心一轮接一轮举办防治培训,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概念、流行特征、临床特点、诊治以及医院感染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强调早期识别和科学防控的重要性。当公卫中心收治首批确诊患者时,他们已具备了一整套完善的救治隔离体系,应急病房得以从容开启。
作为公卫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还兼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与钟南山组长随时保持联系。就这样,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打响了新冠肺炎“上海保卫战”的第一枪,这里即将成为上海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战场和前沿堡垒,理所当然,从第一例确诊收治开始,这里将定点收治上海市确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拂晓集结,誓师动员,各就各位,物资到位,设备检查,各项备战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市卫建委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协力组织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往公卫中心集中,以便更好地治疗重症与危重症患者。
果不其然,第二例、第三例接踵而至,可直到这时,人们对这种病毒的认识仍然严重不足。卢洪洲每天都能收到刘晓燕发来的问候,积攒了三天,他终于回了一条:“很头疼,这种病毒特别狡猾,前所未见的狡猾。”从这条回复中刘晓燕明显感觉到事态的严峻,病毒“狡猾”,意味着棘手,很难对付,回想2003年的SARS,2009年的甲流,再到2013年H7N9禽流感,一向自信的丈夫,从未像今天这样描述过对手。
卢洪洲坐镇专家救治组,每天都要参加早上和下午各一次的市级专家大查房。通过应急病房的视频连线,及时掌握患者的最新动态。此外也是几乎每天,他带领团队总结发病规律,从中寻找病毒特征,并第一时间把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杂志上。以他为通讯作者的文章就有两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研究》发表于《中华传染病杂志》,《Persistence and clearance of viral RNA in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发表于《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两篇文章回顾总结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用药和病毒清除两个重要方面发表了研究分析,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使用、病毒传播规律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循证依据。在《Persistence and clearance of viral RNA in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中,指导上海专家组制定了“咽拭核酸阴性二次间隔24小时以上且粪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呈阴性”的患者出院标准。
夜以继日,研究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多项临床研究都在他的计划队列中,争分夺秒,只为一步步加深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及为将来普及性规范诊治提供数据。
具体治疗方面,卢洪洲主张“一人一策”制定方案,即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多学科合作,共同讨论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针对危重患者会诊讨论,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上海市迅速集结了一批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专家,共同进驻公卫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诊疗服务,最大程度降低轻症患者的重症转化率,以及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是卢洪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无论哪一位“上医”或“中医”,面对突发性传染病时总也免不了错失良机,防不胜防,只能凭借职业嗅觉,在疾病大面积暴发前提前运筹,然后待疫情汹汹扑来之时,身临一线甘做一名“下医”,这是现代流行性传染病专家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