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以“艺”抗疫丨诗与思的对话系列:黄惠波长诗《假如我是风雨雷电》赏析(6)(四)
2022-01-21 08:01:56 来源:深圳文艺评论 作者:于爱成 【 】 浏览:868次 评论:0
 

2022-01-13_201926.jpg

“我”知道,人,是众生中唯一最有反思能力的生灵;“我”也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生灵/能把苦难熬成财富”,人类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尺度,是因为他们传达的是神性的尺度,宇宙大道的尺度。他们有爱,有责任感,有精神担当,能反思,知敬畏,人人法性自备神性具足,人人可以成佛作圣,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尘世的羁绊和匍匐,因而人类终将持存而不会自取灭亡或成为大自然的毁灭之物。他们尽管会贪生畏死,但也能向死而生,舍生取义——“他们面对未知怀着恐惧/而义无反顾地奔着死亡而去”。这就是人类终不会被毁灭的明证。为了人类,“我”在尽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但上帝啊,也请你慈悲关照,慈哀度脱,“这样的生灵/不值得你真诚护佑吗”!人类终将是觉醒者、觉悟者、尊贵者,职是之故,“我”反而要向人类学习,向人类致敬,从人类汲取力量。

 

“假如我不是风雨雷电”,假如没有风雨雷电,“人世间哪来动人的声音”?正是在人间,“我”才有了动人的声音,人间才有了动人的天籁;“我”因世间成其为我,世间也因“我”而未成为万古长夜。“我”融入了人类的生活,“庙堂之余韵是风/送别之叮咛似雨/战斗的喊声若雷/挥不去的爱情如电”,人类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改朝换代、家国情怀都有了“我”的影响,世间事物何者似风、何者似雨、何者如雷、何者如电,诸如这般,与“我”都有了对应,有了感应。人间与“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共同存在。人间是“我”的动力之源存在之基。是“在人间”,让“我”生发“无穷之力”,“让我心感生命的皈依”——人间,是“我”存在的意义。在人间,“我”才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可以称为“生命的皈依”吗?


作者简介


 

于爱成,博士、研究员,国家一级作家。现任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深圳:以小说之名》《新文学与旧传统》《四重变奏》《狂欢季节》《细读:文本内外》等专著,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历获第六届、第九届、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奖项。



Tags:文艺评论 黄惠波 诗歌 赏析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以“艺”抗疫丨诗与思的对话系列.. 下一篇以“艺”抗疫丨诗与思的对话系列..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