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深圳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系列报道
周宪老师的讲座《艺术观看:一个哲学问题》聚焦于“视觉”,探讨了其所蕴含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周老师从哲学之看、艺术之看、观看之道的背后原理以及从模仿到抽象、从真实界到艺术界等五个层面来架构讲座内容。讲座图文丰富,讲解充满哲思色彩,给听众以巨大的精神启迪。
周老师在讲座中,首先揭示出“视觉”的哲学背景。虽然说理性在西方古典文明中一直占据主导位置,然而感性经验因为与存在感相连,也在西方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黑格尔提出视觉和听觉是两大重要的认识器官开始,感觉(尤其是视觉)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鲍姆嘉通提出的“美学是感性学”的言论、韦伯提出的“艺术救赎功能”论、马尔库塞提出的“新感性”论、安海姆的“视觉思维”等无不是对感性经验的极大颂扬,到了消费文化时代,感性经验(尤其是视觉经验)更是发挥了其普泛的功能。总体来说,视觉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美学问题。
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而言,首先,视觉表征为艺术家观看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周老师举了朱光潜关于对待一棵松树三种态度的例子,并援引达芬奇“艺术教导人们学会看”这句话,说明艺术家观看世界方式的独到之处。这种独到之处的背后,体现出艺术家关于视觉的艺术修养,即所谓的“视觉性”。其次,艺术家的“看”不是看到他看到的东西,而是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柏格森说“眼睛只会看到那些心想要理解的东西”、贡布里希说“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这都揭橥出:所谓观看,是制造意义的一种手段。复次,周老师就“观看”的原理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度挖掘。伯格认为“形象乃是召唤不在场的事物”,王尔德认为“我们天天看却看不见”,沃尔夫林认为“每个艺术家都会发现某种视觉的可能性并受其约束”,这既反映出“看”的局限,同时也暗藏着一个理论基点:“看”,是被建构起来的。例如,我们在莫奈建构的紫雾的伦敦中认识伦敦,在梵高建构的旋转的星空中认识星空。对此,霍尔更是从理论层面点明:话语跟观看一样,都是被建构起来的,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人们的赋予。最后,周老师就“观看”所内蕴的“虚”之特性进行深入思考,将艺术作品与文学理论的“模仿论”、哲学的“真实界”等话题联系起来谈论,指出:真正的艺术不应该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而应该呈现出世界本体的情韵和风采,而这也就是伟大的艺术家不断改变我们观看世界方式的根本缘由。
周老师的讲座,资料详实,分析精辟,能激发听众对学术的求知热情,堪称是一场完美的思想盛宴。
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借助西方之“看”,我总会联想到中国古代之“观”,所谓“观”,是中国远古先民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周易》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者,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观”,不仅是观看自然,同时也是发现规律,因此,中国古代之“观”一开始就蕴含着世界观的色彩。春秋时期的季札观乐、先秦时期的“观人说”,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观照、观览等审美方式,无不显示出“观”在中国古典文化里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来看,古人采取“游观”的方式,即观看视点是游动的、灵活的,这也是西方的“透视画”和中国山水画在欣赏层面的重大不同。这种不同,表面言之,奠基于中西绘画之画法的差别;深沉言之,则是中西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差异的表现。因而,如何将中国之“观”和西方之“看”进行更高层面的融合,将有助于中西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这一点,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显现出尤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詹文伟,安徽望江人,深圳大学在读博士生。主修方向:中国古典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