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非遗博物馆的特性
2024-03-21 19:18:4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骥才 【 】 浏览:75次 评论:0
近二十年,一种崭新的博物馆倏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有燎原之势。它的内容、形态、方式,给人的感受与认知,都与传统的博物馆迥然有别,因而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欢迎,这便是非遗博物馆——本世纪才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博物馆。

非遗博物馆缘自二十一世纪起始时期,是人类遗产观一次重大的突破与进步,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我国地大物博,文化多样,非遗十分浩繁与灿烂。由于时代性和现代性的冲击,更由于我们是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上,看待这种具有传统与传承意义的非遗,故而倍加重视它。于是我国的非遗事业蓬勃兴起,并在短短的二十年里形成强劲的保护和发展态势,中华大地上的非遗得到了历史上空前的全面发掘、整理、保护、弘扬。可以说,我国非遗事业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非遗博物馆作为收藏与展示非遗不可或缺的场所,作为公众了解非遗不能绕过的地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如今多数非遗之乡,都有一个“非遗博物馆”。

然而,非遗博物馆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其性质、特点、方法,至今在字典上也没有确切的释义;而且先前传统的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大多是物质性的文化遗存,少有非物质性的遗存。现今的非遗博物馆建设,都还处于初创、摸索阶段,没有经验,没有规范,没有众所认同的范本,且博物馆学也没有非遗方面的学科;没有理念,没有规范,难免幼稚粗略,彼此模仿,相互趋同。现在非遗博物馆惯用的展陈方式,多是一个简略的非遗历史展,再加上传承人的技艺演示,手段十分有限,特别是非物质方面的展陈相当乏术。这显然没有达到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展示的标准。为此,研究和认识非遗博物馆的重要性和功能,探讨非遗博物馆的特性与办馆理念,十分必要。这既是现实中非遗事业建设的需要,也是非遗学和博物馆学在学术上的新命题。

工.jpg
国家级非遗北京玉雕作品《嵌金丝宁心静品玉壶春薄胎壶》 杨根连作

1.保存完整信息

非遗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收藏、展示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非遗知识、非遗教育和欣赏非遗的场所。收藏是它首要的工作。收藏即保存,就是要收集与保护各地区珍贵的非遗,以见证历史,赓续文明。

然而,非遗不同于其他类别的遗产,它是地方性的文化;是一个个地方独有的文化存在,一个个文化个体。对于每一个非遗个体,非遗博物馆都要整体保存。全面、系统、有序、完整无缺地保存这一非遗的全信息。这包括它的历史、文化特征与基因、传承人资料和传承谱系、代表技艺、工艺流程、历史经典、工具材料、相关器物、存在方式和覆盖范围等。这些信息或保留在物质遗存上,或承载于非物质遗存中——比如传承人的技艺、村落的风俗、民间的传说等,它们都在博物馆收集和典藏之列。博物馆要充分地收集信息,完整地保存信息,而且要科学地展示和呈现信息。所谓科学,就是要严格符合非遗的特点与规律。这是非遗博物馆必须做到的。

从非遗学角度看,非遗完整的信息应保存在两个地方:一是在经过普查立档的非遗档案中,一是在非遗的博物馆里。档案用文字和图片记录非遗,博物馆用遗存见证非遗,它们面对的对象不同。档案提供给研究者,而博物馆主要面对公众。然而,面对公众的非遗博物馆工作,一样需要有档案意识,一样需要对非遗有全面的认知,才能系统而充分地收集到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见证意义的遗存,进而达到博物馆的专业要求。可是,非遗在历史上大多是一种民间生活,一种自生自灭的文化,缺乏文字记载,没有文献,没有档案。很多非遗的历史是以传说为载体的。直到本世纪以来,当我们把它们视为国家和民族不可再生、必须保存和传承的文化遗产时,才开始进行文化普查,评定非遗名录,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保护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由于事出仓促,很多地方建立非遗博物馆时没有档案依据,没有科学系统的认知,致使不少博物馆内容单薄、空洞、支离,缺乏说服力与感染力,不能充分体现非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而独特的价值。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珍贵的遗存由于未被我们认识和发现而仍然湮没于世。

应该说,非遗博物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补课,需要提升。补课的内容是学习和掌握非遗的系统知识,研究非遗的特征,重新普查和收集具有重要意义的遗存,力求将非遗完整地保存在博物馆里。如果一项非遗十分完整地保存在博物馆里,它还多了一层意义——保护,这也是非遗博物馆重要的职能。

2.必备历史经典

博物馆是用藏品说话的,在博物馆里,非遗要用藏品来实证。

非遗的性质决定了非遗博物馆的藏品与传统的博物馆有所不同,它的藏品分两部分,既有非物质性的部分,如口传内容、习俗、演艺、技能、知识等,这是非遗的主体;也有物质性(物态)的部分,如相关工具、器物、工艺作品、文化场所等,这是非遗的载体,具有见证意义。对于博物馆来说,两部分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同等重要,不可偏倚。

非物质性藏品的收藏与展示是博物馆一项全新的工作,下面会具体谈。

非遗博物馆物质性藏品的收藏有自己的特别之处。由于过去的博物馆很少涉及民间文化,民间物品(一称民俗文物)的收藏大多没有形成系列,没有针对非遗收藏的藏品分类,更没有断代标准。因而,对于新建的非遗博物馆来说,必须建立馆藏原则。比如:藏品必须有一定的年代感,必须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点,有该非遗项目独有的特征,有代表性,而且不能是仿制品。藏品的古老直接体现非遗历史的久远。

博物馆的藏品不以材质论价值,主要看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高低,倘是极其珍罕,甚至世上唯一,即是“镇馆之宝”。比如,王老赏早期的一枚窗花、张明山为海张五捏的泥像、民国初年京剧大师们的录音原件,它们非金非玉,却是最早的历史见证物。这种代表着历史最高水准的历史经典,一定是博物馆至上追求的收藏目标了。这一点,也可称作“非遗博物馆的价值观”。

但是,由于历史上民间文化从来不受重视,作品不被收藏,很难流传下来,致使许多声名极大的非遗,源头空虚无物,只有美好而空洞的传说,没有实物可以证实。缺乏经典的历史作品是不少非遗博物馆的尴尬。正是为此,深入挖掘、搜寻历史经典和文化遗珍,是非遗博物馆永远要保持热情的工作。当然,这需要认识能力和文化与审美的眼光。


03.jpg
省级非遗仙游竹雕作品《喜不自禁》 王新明作

3.彰显地域特征

非遗是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地域特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优势。因而,非遗被它的产生地视作自己文化的代表、象征,甚至是一种标志。世界上非遗博物馆大多建在非遗的所在地,以彰显自己独有的文化。

一个地方——小到一个村落、一个乡镇,大到一个城市、地区、国家和民族,都有一些不同类别的非遗:或是民俗,或是民艺,抑或是地方戏,也可以是带着乡音的民歌,或者以自己的乡土材料和家传技艺制作的生活器物……它们最能体现这块土地独有的精神个性、人文气质和审美偏爱。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往往不表现在精英文化上,而表现在民间文化中。比如绍兴文化的特色并不直接表现在鲁迅身上,而鲜明地表现在绍剧、梁祝传说、黄酒和水乡社戏上。如果一个地方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得不好,大多消失了,就会使这个地方的文化形象变得模糊。所以非遗博物馆不但要保存好非遗,还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地域特点。

非遗的地域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一方水土。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们世代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由于交通不便,生活封闭,反而渐渐生成了一己独有的文化。山水、气候、风俗、物产互不相同,民间的传说、曲调、色彩、韵致必然相异。格萨尔、玛纳斯、亚鲁王全都充满着各自的地域气质,侗族大歌、川江号子、嘉善田歌、蒙古长调皆因山水迥异而腔调殊别,“南桃”(桃花坞)和“北柳”(杨柳青)不是尽显一南一北两个年画之乡的神韵吗?独特的山水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多样的自然环境养育了多样的文化,这在地域分布广泛的中国非遗中尤其明显。这是非遗博物馆不能忽视的内容。

二是来自一个地方的人文。在一个地域里,文化是一个整体。从方言、俚语、信仰、风习、建筑、服装,到传说、饮食、游艺、娱乐、手艺,乃至器物等,虽不同类,却彼此相关,拥有共同的特性,反映出此地人们共有的喜好、性情、心理与审美,显示出这里的人文特性乃至面貌。民间文化是一种共性的文化。一个地域不同类别的非遗在形成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其结果是文化上呈现同一“血型”。因此,博物馆展示一项非遗的同时,还要将此地其他类别的非遗也陈列出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共性,强调它们共同的精神个性与审美偏好,以使地域的文化特征得到更充实、更饱满、更鲜明的体现。

从地域性上说,每一项非遗都独具地方特色,但是需要通过研究,才能认识和总结出来,这是非遗博物馆的一项有深度要求的工作。

4.活态传承是核心

非遗是一种活态的遗产,一旦停止活态,非遗便会消亡。活态包括两点:一是这种非遗还在应用着,二是技艺还在传承着。活态是非遗的核心,更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必然也是非遗博物馆展示的重要内容。

技艺包括演艺技能和工艺技术,显示着传承人的才华与功力,是非遗的独特性、创造性与文化价值的主要体现。故而,在非遗博物馆里,必须突出展示非遗代代相传的技艺、全套和有序的流程、传统的仪规和法式,以及本真的器物与工具材料。展示内容必须严格、完整和真实。

技艺由传承人体现。非遗博物馆动态地展示这套技艺时,可以由经过培训的真人演示,也可以通过视频展现。视频是非遗博物馆保存和展现非遗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应该特别强调,博物馆用视频收集和展示的传承人技艺,必须是该地特有的、历史上传承有序的技艺。在音像录制之前,先要对非遗及传承人做深入的研究,确认这一技艺是该非遗独有的“绝技”,还要确认这一技艺关键性的技术与技巧。另外,要保证音像录制技术的专业性。只有高品质的音频和视频才能将遗产精确地记录下来,也才能在展陈中完美地展示出来。

传承人是非遗的重中之重。非遗的历史记忆承载于传承人身上,非遗的传统技艺体现在传承人身上,非遗的活态传承也是以传承人为载体的。把传承人作为展览的主角,是非遗博物馆展示的特点。

传承人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历史部分,主要是指传承人史料和传承谱系。传承人的传承谱系必须经过严格的调查、整理和考证;传承人的历史需要历史见证物。二是当代部分,当代的代表性传人的资料也是收集和保存的重点。由于历史上音像录制技术出现较晚,民间文化传人更是迟迟未进入摄影和摄像的视野,相关影像资料极其缺乏。由此,“抢救性”拍摄,收集健在的老一代传承人的资料便显得更加重要了。

应该注意到,在资料收集上,现在通用的传承人口述史方法,基本是历史学口述史的调查方法——即录音访谈后进行文字整理,但是这种老旧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非遗传承人调查的需要。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应打破已经固化的录音访谈和文字整理方式,引入视觉人类学方法。对于传承人及其技艺的调查,相比文字,影像记录更直接,更直观,更有见证意义,更不可缺少。在调查内容上,要从过去偏重于传承人的历史、家族、职业历程及技艺,扩大到文化环境、生活习俗和个人生命史等方面,把人类学调查融入传承人调查,从而给认知非遗提供更多视角与资源。只有这样的多维、深广、精确的调查和记录而得来的资料,才能使博物馆在展陈上施展出更多手段,从而使展览更加充分和富于魅力。


04.jpg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厅一角

5.现在进行时是特点

一般认为博物馆所展现的都是过去,非遗博物馆则不然,它还要表现非遗的现在;非遗博物馆不只是告诉人们非遗的过去,还必须展示非遗的今天,这是非遗博物馆又一个重要的特性。

所谓今天,除去活态传承和传承人,还有非遗的现实状态、存在方式、时代性的转变,以及它与当代社会和当代人生活的关系。此外,非遗传承的新渠道、受众的新群体、创新的新表现,还有非遗保护的新方式等,也是要展示的内容。也就是说,要用进行时的视角观察非遗的现状,以显示传统的魅力、活力和生命力。

为此,非遗博物馆需要具备两种机制:一是信息获取机制,类似非遗信息中心,可密切关注非遗的现在时,具有全面获取非遗活态信息的渠道与能力。二是研究机制,能够通过分析和研究,对非遗阶段性的发展与变化做出文化判断和价值判断;还要通过展陈,展示非遗的保护现状与发展状态。这样,非遗博物馆才能把非遗全面、完整、充分、真切地展示出来。

非遗博物馆是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出现的新事物,在类型上是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它意义深远,功能重要,性质别样,有独立科学的构成,需要在展藏上创造性的应对。非遗博物馆的特性由非遗的性质决定。离开了非遗本身的特性,很难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非遗博物馆。为此,亟须我们加强非遗博物馆的理论建设,以明晰的科学理论,帮助非遗博物馆的从业者在认知高度和深度上完善自己,同时提出非遗博物馆的专业要求与专业标准,促使中华大地上方兴未艾的非遗博物馆以科学的知识、完整的收藏、充分的展示、精确和生动的阐释、富有魅力的弘扬,为非遗事业的繁荣和国家文化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冯骥才,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中图片摄影:《光明日报》记者李韵)


Tags:非遗 博物馆 责任编辑:master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杨华标《病中吟》(五首)解读 下一篇在经验现实与艺术现实之间打通脉络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