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建平 | 从“间距”的角度思考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一)
2023-07-19 15:21:12 来源:艺术学研究 作者:高建平 【 】 浏览:442次 评论:0
640.jpg

作者 高建平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

原文刊于《艺术学研究》2023年第3期

摘要

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间距”。“间距”不是“距离”,而是一种形成和保持“距离”的力量。“间距”可大可小,但只有依托它,艺术才具有存在的基础。这种“间距”,既体现在艺术与经验性工艺的区分处,也体现在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区分处。文学的发展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关系的发展,都体现着“间距”无所不在。在信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来临之际,艺术与技术的“间距”又以新的方式更明显地展现出来,启示我们应对这些新科技之道,而这又与艺术的未来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本文想用“间距”一词来说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艺术既是技术,又不是技术。纵观历史,有了“技”才有“艺”,但为了真正成为“艺”,又要摆脱“技”。“艺”伴随着“技”的发展而发展,却时时要显示出“艺”不是“技”,从而展现其独立性。

由此说到“间距”。“间距”说明有“距离”,但又不仅仅是“距离”。“距离”是固定的: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1000多公里,从北京到巴黎的直线距离是8000多公里。如果有人说,此说法不准确,那么通过精密的测量,结果会更为准确。同样,人们也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在什么样的幅度之内,以及我们距离某个行星或恒星有多远。然而,从“艺”到“技”,或者说从“艺术”到“技术”的距离是多少呢?这时,我们会发现,以上的计算方法完全失效。“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距离有时很小,有时却很大。它们之间是依据一种力量来保持距离的,而这股力量有时将距离拉近,有时又将距离推远。

一、艺术与工艺之间的“间距”

“艺术”这个词由“艺”和“术”两个字组成。从字源上讲,“艺”字原来的意思是“种植”,引申为“才能、技能、本领”,“六艺”便指古代教育的六种科目;“术”字原来的意思是“邑中道路”,引申为方法、手段、方术等。这两个字的含义都不同于现代的“艺术”。

“艺术”这个词是通过翻译形成的,是对art及其发展形式les beaux arts(the f ine arts)和Art的翻译。在翻译成汉语时,这个词的意义在西方已经成型,汉字文化圈的人用“艺术”翻译的是在19世纪已成型的这个词的意义。
“艺术”一词在欧洲也有着自己成型前的漫长发展过程。最初,art来自ar-这个古印欧语系的词根,表示的是“结合”,即“将事物结合在一起”的意思。印欧语系范围很广,包括古梵语、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等从印度以西直到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语言。在今天,ar-这个词根还在许多词的构词中起作用,例如arm、army、article、artifact等。这个词根后来演化成拉丁文中的ars,意思是“实际的技能、行业和工艺”。将这个词写成art,是从古法语开始的,表示“技能”,中世纪的“七艺”就写成七种liberal arts。15世纪时,art具有了“从事某些行动的一套规则与传统”的含义;到了17世纪,它又有了“创造性活动的技能”之意。
现今许多人写文章都重视词源。其实,词源有时能为解释词义提供参考,但有时也会带来误导。从词源上讲,艺术与技术或技能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后来分开了。促使它们分开并形成距离的是一种力量,而艺术的性质就存在于这种使艺术与技术保持距离的力量之中。

古代的工艺产品在今天被放入博物馆中当作艺术品看待。博物馆中供人们观看的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各种各样的器物,是不是艺术品,先姑且不论,但至少它们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对古代工艺珍品的重视,也是对制作这些产品的行业的尊重。中国古代有“百工”之说,对各种行业的手工业者都很重视;同时,认为每一个行业的工艺都有精粗之分,要达到精需要作出努力。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品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各行各业都有本行业中做得最出色的人,因此要干一行爱一行,将之做到极致;二是不要看不起一些行业,尤其是一些被视为低下的工匠行业,将之做好并不容易,真正将这些行业的事做好了,也会受到人们的赞赏。

曾经偶然读到一份材料,说齐白石小时候家里穷,被安排跟着一位乡村木匠师傅做学徒。有一天,他看到师傅路遇另一位木匠,表现得特别恭敬,向那位木匠深深鞠了一躬;而那位迎面走来的木匠同行则坦然受之,微微点头就算是还礼了。齐白石问师傅:这人是谁,为什么要对他这么尊敬?师傅说:这人是细木匠,能在木头上雕花。这在年幼的齐白石心中树立了一个标杆:要当细木匠。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不管是木匠,还是铁匠、石匠、泥瓦匠,各行各业内部都有精粗之分、高下之分。

然而,那时还没有现代艺术概念,也没有现代艺术的组合;艺术家还是工匠,并且今天认为属于艺术的那些门类,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其地位并不一定高于其他工艺的门类,例如钟表、磨镜、首饰制造等。钟表是当时最精密的仪器,磨镜片可造成望远镜并用来观看天上的星星,首饰制造业则服务于王室贵族。这三个行业在当时的地位,要高于那些后来被归入艺术的行业。

那时,“技”的高低还只是业内的比较,所出的“状元”也只是在业内特别突出。当然,“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溢出”的现象。《庄子·养生主》所讲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一个既在行业内出色、又溢出该行业的现象。庖丁解牛的动作“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用了19年的刀仍如新的一样。对此的解释,庖丁说是“进乎技也”,也就是经过“技”,而又实现了对“技”的超越。从“技”的水平“溢出”,就进入了“道”。这仍然在行业之中,但又有了超出一个具体行业的普遍意义。它是技的延伸、飞跃、升华,不是与“技”没有联系,更不反“技”;而是从“技”延伸出来,同时又与“技”保持一定的距离。

到了18世纪,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出现了一种将各门艺术组合起来的要求。这种要求最终由夏尔·巴托通过《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Les beaux-arts réduits à un même principe)一书得以实现。这本书将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再加上建筑和演讲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5+2”的组合,并认定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

640 (1).jpg
[法]夏尔·巴托:《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高冀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12月版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组合及其概念的确定,实际上是选出几种艺术门类,并把一种共同的本质加在它们上面,以此与其他工艺区分开来。这是18至19世纪许多学者所努力从事的工作,与20世纪艺术的组合和概念界定所要完成的任务完全不同:20世纪的学者对“5+2”体系进行了拓展,加入了许多其他艺术门类;20世纪的艺术面临着先锋、通俗大众、民间的三分,并在这三分中形成各种复杂关系;20世纪中叶“分析美学”提出了“美”与“艺术”的分离。上述这些在18和19世纪还没有成为主要理论诉求。

在18和19世纪,艺术概念致力于将艺术与工艺,或者说将艺术与技能或技艺区分开来。工艺致力于生产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有用的东西,这是当时的人所谓的“自然”,而与之相对立的“艺术”,生产的是只供人观赏、不具有实用性的事物。

为了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就要建构一些独特的概念。例如,艺术是天才的作品;艺术创作需要“诗性思维”;艺术欣赏要有趣味;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品是一个相对于世界这个大宇宙中的小宇宙一样的有机整体;艺术品是美的,包含种种美的范畴,等等。现代美学正是从这里“生长”起来的。

其实,这种现代美学思想在古代已经开始萌芽。例如,中国古代讲人品与文品、书品、画品间的关系,认为好的画家是“轩冕才贤”和“岩穴上士”,并将一些人文的因素引入艺术之中,对其中的技术性加以压制。又如,谢赫讲绘画六法,在后五法之上加上“气韵生动”这种超技术的因素。再如,古人发明了一种“自然”观,如张彦远指出,“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将“自然”列于诸种技能之上。这些都是对艺术特性的描述。

处于萌芽状态的美学思想,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现,且各有其深厚的传统,但作为现代学科的美学,在18世纪的欧洲才出现。 
Tags:高建平 艺术 技术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赏画取诗,如山之水中倒影|魏琦 下一篇赵东 | 推动杂技艺术创..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