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春节档的合家欢电影之外,我们似乎很难在影院看到一家三代整整齐齐地奔赴一场家庭电影之约,而乌尔善导演的新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俨然突破了这种局面。
“封神演义”(又称“封神榜”)作为中国神话史诗中的头部大IP,在当代中国媒介的演进历程中,经历过多种文艺形态,从小说到电视剧,从真人电影到动画电影,每个文艺形态下又递衍出多个新鲜的版本与故事,择取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封神演义”的故事从价值再造到受众感知的多模态、多向度覆盖,打造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抵达率的“封神宇宙”,培养了全年龄段受众的文化认同,更延续了一种代际传承的文化基因。
不过,在众多封神故事的受众评价中,可以发现有不少人因IP魔改、走味儿、去历史化和过度娱乐化的改编现象而产生了期待落差。因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某平台获得开分7.7的成绩,至少让人确信了这次的改编是具有崭新意义的。
父与子的伦理秩序是思想核心
与银幕前一家多代人的守望互为镜像的是,这次的封神故事重点展现了在殷商这一庞大王朝背景下帝王殷寿及其家族成员之间(特别是父与子之间)关系缔造的一面。商王朝在私有财产战胜原始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出由一夫一妻组构的家族制度,这种制度维持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和祖先崇拜,以王(父)为中心形成政治与宗法融为一体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结构。商王朝的“父”并不等同于传统生理学意义上的亲生父亲,而是片中所言“天下共主”之王父;商王之“子”也并不可类比为如今的“富二代”,而是作为“臣子”的“子”,以及作为“平民”的天下百姓,“父与子”的伦理区隔实际上寓意着难以逾越的等级秩序与王之权位的不可亲近。片中选择的思想主线便是突出刻画商朝家族制度中(王)父与(臣)子之间难以撼动的伦理准则。
父与子的伦理地位与道德训诫,凝练成影片的主旨线索,串联起了故事情节,更引发了关于善恶欲望和伦理道德交织的人性思辨。无论是开篇受众人景仰的殷寿率领众将踏平质子故土的情节,还是太子殷郊与西伯侯长子伯邑考请愿替父而死,以及片中殷郊和以姬发为首的质子们对殷寿近乎着魔般的拥护,都在层层加深观众对于父亲在家族之中、孩子面前绝对主宰、至高权威的印象。这种父子伦常观念并非来自世俗人间,而是源自商朝时代长期受到天命观、宗教观的浸润,彼时对祖先和王父的崇拜象征着对天(自然)与神的敬畏和顺从,父子伦常作为天与神的意志获得了不容僭越的合法性,所以影片中大量刻画了占卜、问天、祭祖的场景,因此,殷寿弑父杀君会遭至天谴、祸国祸民,需以自焚来平息天怒。
影片中传递的中华传统伦理观可以说是该片的一大特点,商王朝的“覆灭”作为中华文明的来源性“事件”,阐释、孵化、延伸着当代的社会公德、家庭伦理美德与个人品德。片中传统文化的嵌构隐喻在无形之中唤动着观众内在的基因结构,为当代家庭的道德水准、亲缘凝聚力与代际文化交流提供了可供反思、借鉴的对象。
当然,影片在传达“封神演义”所蕴含的传统思想价值同时,也在用辩证的思维用心鉴别和建构正向伦理观。影片中核心人物殷寿是一国之君和一家之主,虽然他作为“父”的戏份要远远多于作为“王”的戏份,但影片运用巧妙的双线设计将两者明暗交织,逐渐揭露一个把“父亲”身份当作面具来引诱孩(臣)子帮助其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被王的权利与欲望慢慢吞噬掉父性的冷血暴君形象,这样一个兼具“王”与“父”双重至上身份却又把无情无德践行到极致的人物,结局终将是遭遇反噬而被推下神坛、众叛亲离、遭世人唾弃。另外,姜子牙因见殷寿残暴嗜血而断定此人绝非天下之共主、西伯侯从一开始恪守君臣等级到最后与殷寿决裂、殷郊与姬发从对殷寿的无底线支持到最后觉醒反抗等情节,都表明影片对进步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