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圳松岗,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名镇之一。这里有文天祥纪念馆、蔡学元进士第等历史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松岗七星狮舞”,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2019年,松岗街道联合《中国文化报》、暨南大学文学院共同打造“时代湾区”文学栏目,刊发了数十篇书写湾区故事、展现湾区风采的精品力作。在该品牌的推动下,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松岗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辐射力不断提升,“人文松岗”走出深圳、走向全国。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作家、评论家勠力同心,为日新月异的特区写下崭新篇章,不负时代赋予深圳的伟大历史使命。本期“时代湾区”栏目特别策划了“深圳文学40年”专题,让文学参与见证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共建人文湾区提供推动力。
本期组稿:温秋圆
冯梦琳
文字编辑:甘利英
陈建平
深圳文学40年:作为成就和现象的回望
于爱成
40年来,深圳成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一线城市,也为全国奉献了移民文学、城市文学、打工文学、底层写作、网络文学、青春写作等文学形态。在全国各个时期的文学图谱上,深圳文学以其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及时反映而独树一帜,在当代文坛留下不可取代的鲜明足迹。
1985年,邓友梅、王安忆、赵长天、陈村、王小鹰、周梅森等到深圳采风留影
初创时期全国作家对深圳的支持。
深圳特区成立后,国内知名作家纷纷南下,用精彩文字记录了特区创业和中国改革开放艰难的历程。叶君健、黄裳、季羡林、陈俊年、范汉生、黄树森、华嘉、李士非、余秋雨、梁晓声等都留下了早期深圳的文学记录。谭学良、陈国凯、朱崇山、韦丘、伊始等则离开广州,扎根深圳。陈国凯创作出以袁庚为原型和蛇口开发区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大风起兮》;朱崇山创作了以梁湘为原型的长篇小说《鹏回首》,谭学良担任深圳市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韦丘、伊始等牵头创办《特区文学》。
早期移民文学与本土文学。
深圳第一代移民作家和本土作家是深圳文学的拓荒者。特区创办伊始,在全国上下思想还被束缚之时,深圳本土作家林雨纯、刘学强、廖虹雷、张黎明、黎珍宇等人的作品和最早进入深圳的移民作家乔雪竹、李兰妮等,已开始弘扬“敢为天下先”“应做就去做”等新观念,是深圳作家对新的人文精神的张扬。
最早现代派的探索。
深圳移民作家中曾经产生过无法替代的4位现代派作家和一批作品,他们是刘西鸿、谭甫成、石涛和梁大平。《你不可改变我》《小个子马波利》《大路上的理想者》等作品,是国内文坛较早的现代主义成熟作品。《你不可改变我》获1986年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打工文学与底层写作。
百万打工阶层涌入深圳,使深圳成为打工文学的发源地。王十月、戴斌、曾楚桥、郭建勋、郭海鸿、郭金牛、陈再见、许立志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新世纪之初,曹征路以《那儿》等为代表的底层写作,也引起全国文坛持续关注。
从现代诗群体大展到深圳诗人群。
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与安徽《诗歌报》联合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影响了朦胧诗后中国新诗的发展走向。40年来,深圳诗歌呈现出多元并存、繁荣生动的格局。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钟永华、晓赖、郭洪义、刘虹、钱超英、杨争光、远洋、郭良原、谢湘南、阿翔、郭金牛、许立志、远人、樊子等都是不同时期的重要诗人。
深圳城市文学的成熟。
深圳城市历史与作家个体生存、成长经验的交集表现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对应关系、互文关系,个人与家国命运一并融入这个城市。央歌儿、盛可以、吴君、孙向学、丁力、谢宏、薛忆沩、梅毅、庞贝、吴亚丁等作家,持续写出并深刻体现这种城与人的互文关系。
深圳青年作家群。
从2005年左右开始,一批青年作家走向文坛。到2015年左右,这个群体近50人,以“70后”“80后”为主体,水平相对齐整,互不雷同。代表性作家包括蔡东、毕亮、厚圃、弋铧、旧海棠、徐东、林培源、陈再见、秦锦屏等。蔡东、陈再见、林培源等都已成为全国青年作家中第一线的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群。
作为深圳儿童文学的后起之秀,继郁秀、妞妞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后,陈诗哥于2013年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也正是从陈诗哥获奖之后,一群儿童文学作家迅速涌现,如袁博、郝周、安小橙、吴依薇、杜梅、袁晓峰、关小敏等。
网络文学作家群。
深圳从事网络文学写作的作家数以千计。有一定名气的有50多人,进入全国前100名的名家约10人,二线作家约10人,具有潜质的三十来人。赫连勃勃大王和丛林狼是深圳网络(新媒体)写作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
深圳科幻文学作家群。
在全国科幻文学的热潮当中,深圳南方科大抢占先机,正逐渐打造成为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研究的重要中心。吴岩、刘洋、张冉、三丰、王诺诺等,也成为深圳打造科幻文学重镇的骨干力量。
杨黎光“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系列报告文学。
继《没有家园的灵魂》《生死一线》《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连续3届荣获全国鲁迅文学奖之后,杨黎光历时8年完成“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长篇思辨体报告文学《中山路》《横琴》《大国商帮》,这3部作品既各自独立成篇又构成三部曲。
邓一光从深圳题材系列到浩瀚之作《人,或所有的士兵》。
邓一光迄今已创作发表50多部深圳题材中短篇小说,出版了4部关于深圳的小说集。2019年出版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这部77万字的长篇巨著,被专家视为邓一光战争题材小说的超越之作,代表了这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标高。
杨争光系列中短篇及长篇《少年张冲六章》。
杨争光20年间在深圳创作的系列中短篇及《从两个蛋开始》《越活越明白》《少年张冲六章》等长篇,坚持他一如既往文体上的先锋意识和对乡土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意识,并尝试拓展新的文学疆域和题材,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伦理、政治、人性进行了惊人的还原、阐释、反讽和反思。
南翔从小说到非虚构力作。
南翔的知识分子题材作品显示出的智性学问、识见,接续了中国知识分子小说的传统。从2017年开始,南翔在继续创作中短篇小说的同时,又以小说家的身份转而写“非虚构”,写就20万字的《手上春秋》一书。
其他。
如陈秉安的《大逃港》等报告文学、彭名燕的长篇小说、李兰妮的非虚构创作、吴启泰的历史言情小说、涂俏的系列纪实作品,侯军、王樽、许石林、胡洪侠、姜威、梁二平等的文化随笔,胡经之、钱超英、高建平、汤奇云、王素霞、唐小林等的文艺批评,都独树一帜,丰富了深圳文学的整体建构。
深港文学交流。
1985年深港作家欢聚深圳
早在1981年重阳节,广东和香港文艺界四十多位朋友相聚“西沥湖(后易名西丽湖)度假村”,举办省、深、港“西沥文艺野营”。多年来,深圳文学界和香港文学界,始终保持着互动互访和经常性交流。金庸、梁羽生、刘以鬯、曾敏之、张诗剑等先后到深圳讲学交流;其他香港作家学者来深圳讲学、出席研讨活动更是经常和普遍。深圳文学界的胡经之、彭名燕、李兰妮、南翔、杨宏海、尹昌龙、陈浩、黄萍等作家学者,多次应邀出席香港举办的各类文学活动。
(作者系深圳市作家协会暨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时代湾区”专栏特邀作者)
从野蛮生长到百花争艳
秦锦屏
当深圳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宝安县时,人们一谈到戏剧,就认为是舞台上拖腔慢调的粤曲。
改革开放,蛇口一声炮响,“炸”出很多新鲜东西。积蓄多年的民间戏剧力量,特别是戏剧文学创作,几乎在一夜之间勃然生发,以野蛮生长之势,刷新人们对原创戏剧的认知。
戏剧之“立”,在于剧本创作。闯深圳的人中,不乏舞文弄墨的秀才,也不乏听惯了丝竹响鼓的剧团精英。他们在传承老戏的基础上,全身心投入撰写新剧、扶持剧目之中,日积月累渐成气候。
各区日常节庆文艺晚会、市里的文艺演出,语言类节目风头很劲。东西南北中,经典小戏、方言小品,甚至南北荟萃的拼盘式小品小戏都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赚足人们的笑与泪。这一切,都离不开编剧那支出神入化的笔。
2006年9月23日,中国作协与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策划实施的“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在深圳隆重启动,同年该工程第一项重要活动——“中国作家深圳行”采风创作活动拉开帷幕。“改革开放文学创作工程“为期三年,涌现系列成果。
1992年,深圳市戏剧家协会挂牌,深圳戏剧人奔走相告。写大戏的、写小戏的、写小品的,戏剧人自觉抱团,以深圳戏剧家协会为根据地追逐梦想。深大教授熊源伟主导小剧场戏剧,带着一帮学生接连推出几部现实题材实验剧本及演出;见多识广的编剧杨阡则和爱人玛利亚老师在尝试“实验戏剧”创作的同时,常常潜入角色深度体验,在当时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行为艺术。
还有几位戏剧人,干脆不用剧本排练,直接坐在大梅沙的沙滩上表演。他们身上挂满可乐罐、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用此形式呼吁游客:救救大海,注意环保。这件如同传说的旧事被列入深圳戏剧大事件中,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南山区因为深圳大学的诞生,现代戏剧被强势带动。粤海门实验戏剧社的建立,让原创校园剧成为广州、海南等南方人关注的焦点。“实验戏剧”也刷新着观众追新撵热的眼眸。此后多年,深圳大学不断探索各种各样的戏剧形式。其领头人熊源伟到国外旅游,还将在国外的观剧感受专门写成随笔录《等到天黑》。
在南山的群众文化中,戏剧小品创作也是一颗耀眼明珠。南山街道编排的原创话剧小品不断获奖,撩动着周边各大单位的心弦,这些单位在宣传政策、普法教育、凝聚人气的时候,不再是往日照本宣科的单一形式,而是运用文艺的形式,特别是原创小品的形式来推广,效果出奇的好。笔者的写剧、排剧能力就是从那时开始积累的。
此外,进入央视参加全国小戏小品大赛的作品,是罗湖戏剧人张福生与沙头角街道文化站站长邓小伟联手,以剧本实力和演出实力相结合,为深圳的业余戏剧团队挣得的大荣誉。一出《人在旅途》以喜剧的方式写尽人情冷暖。
在罗湖的“戏窝子”里,还有梅玉文、廖虹雷等几员赫赫有名的原创大将。时任深圳市群众艺术馆(现深圳市文化馆)理论部部长的朱子椿,常常召集这几位情趣相投的戏剧人团团围坐,一壶老酒就着几盘小菜,天南地北的戏剧、九州方圆的人情,全部在他们的话题里,凝结在他们笔端。于是就有了《画眉》《悄悄话》《一碗面条》《反仆为主》等经典原创戏剧文学脚本的诞生。这些小戏小品为深圳赢得了诸多荣誉,其中不乏国家级奖项。
福田戏剧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曾创造深圳原创话剧到全国巡演的新纪录。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特聘的8名编剧中,深圳福田区就占了2名。
作为后起之秀,宝安区在戏剧文学创作上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之路。2019年,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联合松岗街道办事处创作的戏剧《共享在你身边》摘得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入围作品奖。近来,松岗街道与东莞长安共同开创“毗邻党建”模式,以粤剧为媒,为两地艺术交流搭起舞台。松岗街道还通过小剧场演出带动人气、集结队伍、发现人才。俗话说演而优则导,宝安戏剧人是演而优则写。宝安原创力量的生发,为深圳戏剧文学市场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这些年,随着戏剧风潮不断推行演变,创新格局不断拓宽,深圳的戏剧原创力量和戏剧资本越积越厚。老一代戏剧人“传帮带”,新一代戏剧原创人才不断涌现,戏剧原创力量越来越强。深圳人撰写的戏剧文学剧本多次登上《中国戏剧》《民族文学》《广东社会文化》《剧本》等刊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深圳市剧协的引领和鼓励下,深圳戏剧人深入疫情一线,创作了多部鼓舞人心的抗疫作品,给人战胜疫情的力量。
从野蛮生长到百花争艳,善于创新的深圳戏剧人,一直用行动擦拭着深圳原创戏剧的金字招牌。走进新时代,深圳戏剧必将迎来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作者系:编剧、作家。)
以现实主义推动多元归流入海
——深圳文学批评40年管窥
凌春杰
1993年莫言为深圳市作协题字
当代深圳文学发轫至今,深圳文学批评逐渐形成一股独特力量。整体看,早期主要是深圳批评家在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分析,外地批评家在深圳文学形成现象后开始引起重视并逐渐掌握深圳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再到深圳年轻一代批评家得到成长,形成本地批评家与外地批评家联奏局面。
上世纪90年代:
文化视野糅合下的深圳文学观察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文学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学评论人才少。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批评主要以座谈会、研讨会、文学讲座等形式为主,批评家通过现场对话与交流,将深圳文学置于特区文化这一框架中来观察,有“城市推介说”“文化权利说”“自我表达说”等观察视点。一批打工作者在批评家引导下主动将创作与表现移民生活、展现特区风采、构建城市美学等大主题予以连接,推动了现实主义美学在创作中的孕育和浇注,奠定了深圳文学批评的美学趋向。
1989年,批评家杨宏海撰写《开放窗口的特区文学》,对深圳10年的文学进行观察,总结深圳文学特色并指出不足。他与深圳批评家胡经之、曾文经等通过通信、座谈会发言、文学对话、文艺述评等形式,对深圳文学进行分析、评介、推广,出版了第一部《文学评论集》。通过批评家对打工题材的文学作品分析概括,打工作家逐渐明确了创作主张,形成了现实主义美学追求,初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学批评局面。
1994年,《特区文学》提出“新都市文学”口号、文学的“深圳性”与生活的“深圳性”密切相关等观点。与打工文学不同的是,新都市文学主要是由一批外地成熟作家来到深圳后进行探索实践,在作品的叙事方式、题材选取和情感表达上有着鲜明的“都市”取向,推动现实主义美学得到新拓展,深圳文学开始展现其多元性。
艾青夫妇(右)、艾芜(左二)在深圳
新世纪初:
全国批评家对深圳文学的整体介入理解
新世纪之初,随着打工文学、新都市文学和青春文学以及网络文学的长足发展,深圳逐渐形成全国性文学景观,进而引起外地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一批外地批评家通过论坛发言、论文发表、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从不同角度为深圳文学发展梳理脉络、提供参照,及时总结并提出问题,对深圳文学现象、发展历程及重要文本进行剖析研讨、总结回顾。高校文学院的研究生也以深圳文学为研究对象,深圳文学批评迎来了内外结合式的集中爆发。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以打工文学、青春文学、新城市文学、商旅文学、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多种形态并存格局。
2004年深圳青春文学再度崛起之后,杨宏海、于爱成、周思明、汤奇云等深圳批评家贴近文本开展批评,描摹出深圳文学批评的底色。李敬泽、谢有顺等外地批评家积极介入,先后提出价值论、人文论、梦想论、底层论、语境论、精神论、女性论等视点,从思潮、美学、价值等维度加以研究,推动打工文学走向成熟与嬗变。这两股文学批评势能,极大影响了深圳文学的创作走向。
最近10年:
推动整体融入中国文学发展基本范式
新城市文学由新都市文学、打工文学和青春文学在嬗变中共同发展而来。新城市文学确立了创作主体和城市精神的共同确认,将视野聚焦到城市生活形态和新的社会关系,拥有了更高的追求。于爱成的《深圳:以小说之名》开展了文本分析,廖令鹏的《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予以总体性阐述。新城市文学将城市现代精神气质融入血脉,为深圳文学进一步嬗变做出了准备。
这一时期,深圳一批新的批评家已具备开阔的视野,逐步进入深圳文学批评的主阵地。深圳部分高校和文艺机构先后引进了一批知名文艺评论家,使深圳文学批评逐渐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外地批评家转向自觉介入深圳文学,对深圳文学进行独立观察和分析。
深圳发展40年中,深圳文学批评队伍形成了内外结合的老中青格局,文学批评及时介入重要文学现象、作家和作品,学术思想渐趋成熟,推动各“文学流派”在并行中汇流,激励深圳文学加速迈入全国视野,是深圳文学的重要声部,折射出深圳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和美学追求。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时代湾区”专栏特邀作者,出版《深海钓》《我们的村庄》《午夜的旋》《发现与嬗变》等著作9部)
呼唤反映大时代的大作品
王 军
2005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
文学记录时代,与深圳特区相随相伴的深圳文学,也走过一段由萌芽青涩到成熟多元的历程。前不久,刚参与接待了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走进深圳的采风团。采风团团长是中国改革文学的代表、近80岁高龄的著名作家蒋子龙。
上世纪80年代初,书籍非常珍贵和稀缺,我们的文学滋养多来自收音机里的小说广播节目。特别是中午时段,收听小说连播节目,已成为少年的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听过蒋老师的《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和《锅碗瓢盆交响曲》这几部著名的改革小说,终生难忘。
彼时,深圳经济特区初创,百业待兴,是一片拓荒的热土。在成立特区之前,深圳名叫“宝安县”,是边防前哨,这个地名我在电影《秘密图纸》中听到过,很神秘的地方。一个边防小县,文化基础是相当薄弱的。伴随改革开放和特区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这里,这当中有许多从事文化和文学工作的人。大家从五湖四海聚集到南海之滨,身上带着各个地域的文化烙印,在这里碰撞、交融,为深圳营造了更加丰富、多元和包容的文化氛围。
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和涵养。虽然深圳特区在建立之初,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这个焦点在文学上并没有得到深刻和生动的反映,远远不如蒋子龙老师笔下的天津工商业改革那么深入人心、打动读者。
文学需要根植在脚下的大地,需要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和爱。
深圳文学第一次引起全国关注,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深圳海关年轻女职员刘西鸿写出了短篇小说《你不可改变我》,一炮而红,蜚声文坛,荣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与创作出《你别无选择》的女作家刘索拉,在当年并称“都市现代派文学”的“南北二刘”。深圳本土文学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之后,上世纪90年代,打工文学异军突起,成为这座城市文学的鲜明标签。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涌来广东、涌来深圳,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喜怒哀乐,在文学这个天然草根出口得到宣泄。深圳打工文学引起全国文坛的持续关注,涌现出一批打工作家,成为文坛一个现象。
随着城市化向纵深推进,进入2000年以后,深圳发展成全国一线都市,城市文化越来越多元,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圳本土文坛也发出了“为深圳文学正名”的呼声,即深圳文学不仅仅有打工文学,还有都市文学、青春文学等更丰富的文学创作群体和风格。
城市文化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2003年,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目标,并将文化产业定位成城市的支柱产业。相比整座城市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深圳文学尽管也在日渐繁荣、活跃,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始终缺少与这座城市惊人变化相匹配,既反映这座城市辉煌成就,又深刻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缺少像蒋子龙老师改革小说那样的大作品。
深圳需要反映时代变化的大作品。深圳40年的巨变、40年的传奇,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题材。“从一座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仅这一句极富戏剧化的表述,就有多么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
深圳经济特区走过了40年,如今又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光荣使命。深圳作为中国最耀眼的明星城市,进入高光时刻,迎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如此恢弘的时代画卷和主旋律,怎能不令文学创作者唤起创作动力,激发创作灵感。
每次从外地飞回深圳,临近飞机降落时,透过舷窗俯瞰珠江入海口东岸,或车水马龙如奔腾巨龙,或霓虹璀璨若银河九天,我都被这种繁荣发展的大气象、大气魄、大气派所震撼。大潮起珠江,鹏城歌飞扬,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中国南海之滨的这片热土,怎能缺少文学呈现,缺席文学表达。
深圳文学走过40年,呼唤和期待能够记录和反映这种大时代的、大的文学作品出现。
(作者系《香港商报》副总编辑,“时代湾区”专栏特邀作者)
(本期内容来自《中国文化报》8月26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