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心书城晚八点周五书友会,是一个持续了十多年的讲坛,每周一次,重要节假日除外。一年有52周,就算平均一年举办48场讲座,10年也有近500场。这个活动有如下特点,一、以文学为主,兼及艺术、新闻、历史、传播等方面,讲者多半为教授、研究员、作家、评论家、艺术家以及在本职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二、受众为普通市民、书城读者,文化水平含纳宽泛,从中学生到研究生都有,就这样一种完全摒弃了传播时代细分听众的讲坛,居然广受欢迎;三、讲坛的广受欢迎程度可以从一纸小海报便能聚满听众得到证明,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两三百人,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且慢,偶见台风登陆,虑及受众安全,或者嘉宾在异地城市不能起飞,活动也会临时取消。如是,则如期而来的听众心甚怏怏。前不久,一个常年来晚八点周五书友会听讲座的读者发来这样的微信:“我真的很喜欢晚八点的活动,听不同的大咖在这里讲文学的形形色色,甚至讲社会人生。我觉得在晚八点学到了不少东西,嘉宾与主持人的发问互动,让我觉得比当时在大学的文学课堂还精彩。上星期我阿姨回去了,先生又出差,我想着不能去晚八点,心里很着急,后来花了200元请在我家做钟点工的阿姨帮我照顾孩子一晚(她跟我们很熟,在我朋友家做了十多年钟点),上次是山西一个作家讲的,讲座完一出来,我就佩服自己有先见之明。我是只要在深圳,周五晚是风雨无阻。”有众多如此这般的听众,令我等策划与主持,唯有勉力向前,把晚八点周五书友会的活动越办越好。外地包括来自港台及海外的嘉宾或读者听众,莅临亦感欣慰,在工商情境之下,在深圳这样一个外人以为物质消费滚滚如潮的一线城市,文学、文化与学问的“消费”,蔚成风气,真是可叹可喜!这几年,此讲坛获得《南方都市报》一年一度的“领读者”最佳项目奖,获得深圳市阅读联合会的组织奖、获得全国学习品牌活动等,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一个有深度有力度也有清晰度的与时俱进的讲坛,其影响力无远弗届、不可轻估。
“三原色”中的名家对谈,分为嘉宾言说,主持人阐发、主持人与嘉宾互动和听众与嘉宾互动几个环节。嘉宾的思想、审美与学问呈现,当然是最吃重的一个部分,其内容则既有城市文化的纵深剖析,又有当代文学的脉络探微;既有历史人物的言行律动,又有现实生态的横截呈现;既有嘉宾的思想闪光,又有主持的幽默勾串;既有文化氛围的濡染浸润,又有提问环节的刀剑相击……
先贤把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三个层面。人当然离不开衣食住行,所谓仓禀足而知礼义,乃至追求较为丰裕的物质生活,非为错也。但是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同样不可忽略。我们常常从一些报道中看到,电子传媒时代,人们的阅读生活日趋衰减,取书本阅读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浅阅读。在晚八点周五书友会的讲坛,我们欣喜地发现,通过内涵丰富、风趣幽默、形式多样的讲座,激发了听众和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随之提升了,具体表现为,事先或事后,一些听众会购买嘉宾的书籍或嘉宾推荐的书籍。阅读既有量的问题,更有质的内蕴;一目十行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阅读,不是本质的阅读。好的阅读是读出了作者的本意,甚至作者未见之呈现也将它读出来了。这就需要借助阐发的力量,借助嘉宾的研究、发掘与缕析。晚八点书友会的功能正是在这一点上,获取了价值最优化。
数百场的讲题,现在集为三卷本的丛书面世,分别为《关注灵魂》《拒绝平庸》《回望斜阳》,总共只有三十余位嘉宾露面,不及总量的十分之一;况且所遴选也未必尽是各领域最佳的,选编要旨,一是先就近年的讲题做一个编目,以期切近;二是分布面较为宽阔一些,让读者各有所读;三是三卷本有不同的侧重,譬如,之一是虚构类内文本阐发为主,也就是解读小说为主;之二是女性嘉宾以及文化类选题为主;之三是非虚构类选题为主。选编“三原色”既是为过往的讲坛活动做一个小结,也是为传播文化与知识尽一份心力,如果还有三,那就是为日后出版更好更多更具人文精神与审美意义的对谈录,打一个桩基,铺一层泥土、垫一条石础。另外还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晚八点周五书友会得到深圳市委宣传部专项文化事业基金的支助;二是所以讲题根据录音整理,未都经本人审阅,如果一一审阅,固然会减少一些疏漏,一则时间来不及,再则,也会失去讲座类如聆謦咳、如见其人的效果。
古人有句:“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更佳音”。
我们期望听到源源不断的“更佳音”。
南翔,本名相南翔,教授,作家。著有小说、散文、评论《南方的爱》《大学轶事》《前尘:民国遗事》《女人的葵花》《叛逆与飞翔》《当代文学创作新论》《绿皮车》《抄家》等十余种,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发表数百篇作品,数十篇被文摘、月报和选本转载。小说获上海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鲁迅文艺奖等20多个,小说连续两届提名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四度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非虚构文学《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登上深圳第20届读书月“十大文学好书”,第八届书香昆明“全国十大好书”等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