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深圳市评协副主席、上海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对我们自身的传统仍然缺乏很好的提炼以及很好的时代书写
我写了很长的提纲,但还是更多把时间留给后面的老师。今天各位老师的发言我学了很多。今年年初,我自己也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新的文艺书写新的城市传奇》,另一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自觉》,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我就不展开说了,我只复述一下文章里的段落小标题。
《新的文艺书写新的城市传奇》是三个部分:1、传统-新城市文学;2、当下-新文化生态;3、梦想-新科技话语。《一个城市的文化自觉》也是三个部分:1、蝶变:科技+人文;2、交融:前沿与传统;3、惊艳:中国和世界。
今天我着重想说的还是“新城市文学”这个概念。刚才高建平主席首先就提到了“新都市文艺”,汤奇云老师也说到了“新城市文学”,意思其实都差不多。这些概念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是很早就有人说了。我的理解,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在现代化意义上快速实现城市化的城市,他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人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的故事。我们深圳的吴君老师,写了这种题材的作品,就像“时代剧”一样。
我自己是1993年初中毕业第一次来深圳,当时是来旅游。作为一个小镇青年,第一次见证到了城市是什么。第一是见到了这么多高楼,它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城市的外貌。第二是我第一次见到真实的生活中女人穿着旗袍,就是餐厅和酒店门口的咨客小姐都穿着旗袍。我后来理解,城市就是把它的欲望隐藏在它的优雅和体面里。第三是当时在街边特别简陋的一个大排档里吃饭,很多人招揽顾客,此起彼伏地对我喊:“嗨,靓仔”。然后我发现,点菜的、传菜的、做菜的、上菜的、以及收拾餐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拨人。这和我以前的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我们内地的饭馆,可能两口子就把餐厅所有事情包圆了。我也是后来才意识到这才叫城市。什么是城市?它是市场经济,是专业分工。其实从一个街边大排档的细节就可以看到。
2000年我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当时在电视台做导演,经常拿着摄像机扫街。深圳是个特别具有戏剧性的城市,在街头你经常会看到姑娘边走边打电话边哭,你也不知道她在哭什么,但那个场景特别生动。有时候还能在车站看到中年人两口子吵架,然后分开了,就像一幕剧似的。我觉得这才是城市,这是真正的城市生活。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但与此同时,在外面的这座城市就是个庞大的舞台,无数的戏剧性场景可能正在上演,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素材。所以,新城市文学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一下。
其二就是新文化生态。比如坐在我对面的两位,王樽老师是研究欧美文艺片的,非常小众的趣味,估计也就我们俩的趣味比较接近;安裴智教授是研究昆曲的;我们文联的王国猛主席,还有许石林老师,是研究传统文化的,而且是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力。同时深圳又有出色的网络文学作家、科幻文学作家。深圳的新文化生态,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容并包。
接下来讲讲我们对城市自身描述的历史变迁。官方的描述可能是从“边陲小镇”到“经济特区”,到今天的“中心城市”,到“示范市”。民间的描述,可能是从“窗口”,到“试管”,到今天你会发现,很多房地产广告打的是“主场”。那么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深圳都认可的说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我们从这些描述中就可以发现,这座城市是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它在逐步变成国家的中心、时代的中心,其实也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中心,开始真的有了深圳人,我们开始产生了所谓的身份认同。
在这个过程中,深圳的确孕育了很多新的东西,但仍然对我们自身的传统缺乏很好的提炼,以及很好的时代书写。刚才很多老师都提到的一些观点我都非常赞同,包括安裴智老师讲到戏剧的缺失,王樽老师讲到电影的不足,我都非常同意。深圳的城市文化还是有非常浮躁的一面,许多人会以投机心理进行创作,打着所谓跨界、新潮的名义,而不是潜心创作,导致我们至今缺乏重磅力作。今天的深圳还是缺厚重的、深刻的、广阔的,以及贴近人性、富有个性的作品。
不是说深圳没有好的作家,像吴君老师、南翔老师、邓一光老师,他们在那么忙碌的日常生活状态下,去写一些中长篇大部头的作品,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我们王国猛主席的研究也非常有价值,因为我几乎每天都在关注他的创作,用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结硬寨,打巧仗”,日拱一卒,聚沙成塔。各位老师都堪为我们的表率,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出现好的作品,有份量的作品。说的直接点,你是搞戏剧的,你就认真写你的剧本;写小说的,你就好好写小说;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
包括今天第一次在线下见到蔡东老师,久闻您的大名,其实去年您是我一部片子里唯一说话的女主角,对,就是深职院的专升本宣传片,我是这部片子的策划;但我当时在上海上课,没有去拍摄现场。今天第一次听到蔡老师的声音,其实我挺后悔的,您声音这么好听,去年应该让您给那个片子配音。配音是什么?配音本身就是一个叙事立场,你也可以说它是一个性别立场。当时我就是站在深圳这座城市的角度看一所学校,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说深圳这座城市是一座男性的城市?如果用您的声音来配音,那它就是一座女性的城市。我觉得这都是深圳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力及可能性。
关于未来,深圳还是要破圈、要出海。当然这个破圈和出海不是盲目的,要根据所有文艺创作者自身的特性来实现。那什么是破圈?什么是出海?我经常会想起余华的《兄弟》,主角是李光头,但让我唯一记住的两个人是赵作家和刘诗人,一时瑜亮,相爱相杀,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那种感觉。我不是拿它来比喻深圳的各位文化人,我是觉得无论我们宣传或者研究,都不应该把它变成粗浅笨拙狭隘的互相吹捧,它最后会把我们陷在一个圈层里。深圳的作家和文化人还是要有真正走出地域、走出圈层的胸襟和抱负。
今天的环境不一样了,整个媒体生态都已经天翻地覆,我们还要格外关注新的媒体表达以及科学技术会为我们的创作、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今年最火的游戏,就是《悟空:黑神话》,我现在经常拿这个东西鼓励我的文科学生,它不只是技术的胜利。它是历史文化的胜利,是美术和艺术的胜利,是文学的胜利,里面大量的文案特别漂亮,特别直指人心,是对时代心态有所映射的,是在传递一种集体的价值观。期待以后我们更多深圳的文学家和文化人也能参与创作这样的作品。
今天的最后一个建议,实际上再过四年,2028年,就是改革开放五十年了。我们可以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情,可以是编著丛书、举办展览、或类似于今天的活动。呼应一下我刚才说到的“主场”的概念,也许这些活动的命名可以是“中国改革开放五十年的城市文学主场”。我们是从深圳的主场出发,但视角是中国的角度,甚至世界的角度,也是时代的角度。
我就表达到这里,谢谢各位老师。
蔡东(深圳市作协副主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要将深圳文学放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中观照和定位
在具体的深圳文学研究中,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具备鲜明的自觉的文学史意识,谈深圳文学不能只强调地域,重视文学研究中的“深圳”主题,但最终要将深圳文学放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中关照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深圳文学的新质到底在哪里,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比如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批深圳作家,他们为读者提供了最早的现代城市生活经验,提供了具有典型现代性的城市文本,他们的作品,无论放在当时的背景下还是置于更长的周期来看,都具有难以掩藏和磨灭的独特价值。这方面的城市文本,深圳是最早的,最有新鲜感的,最世界性的,也是最独特的。
虞宵(深圳市作协副主席、深圳龙岗区作协主席):往全中国走,往全中国看
深圳文学始终引领风气之先,构建出“青春文学”“南方叙事”“深圳学派”“新都市文学”等文学流派,始终引领着整个南方、大湾区、国家和民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一批批打工作家、文学青年、资深作家学者携一批优秀作品,在文坛上始终处于核心引擎的地位,更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在当下,如何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态,让深圳的文学湿地更丰沛、更繁茂,我认为深圳可以探索向海而生,向内而生,打造“特区、湾区+老区、民族区”的深圳文学新概念。
向海而生我无需多谈,我谈谈向内的“文化返乡”“文学赋能”意义。
近期我回老家粤北清远连山县走了一周,与县文联、作协、文化馆,以及县委几位作家、文化负责人、县领导座谈,感触很深。如今我国的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组成了乡村振兴的核心,令农村面貌换人一新,其中人才振兴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县、乡干部激情燃烧,干劲十足,山区求才若渴,想方设法引进年轻大学生担任“村官”,用各种方式吸引各地师范生到当地任教,引进外出工作的老专家、老作家回乡反哺家乡文化,为家乡文化赋能,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农村等等。通过交流,感受到当地作协、文联、人大办的朋友都热切希望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能带去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理念,为曾经落后的山区地区发展助力、赋能,我想,这其中深圳的文学大有可为,这就是利用深圳的文学影响力辐射内地广袤辽阔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边陲地区,打造一种“特区、湾区+老区、民族区”的文学新概念,摒弃地域观念,积极拓展祖国各地和海外地区,比如深圳帮扶的新疆、江西、广西、贵州等省份,用“文化返乡”、“文学赋能”的一途径展示深圳文学风采。这里有很多的可能性,可写、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