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深圳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原副院长,深圳十大佳著资深评委):给年轻人多一点指点和提醒
深圳文学四十年了,四十年对一个个体来说,就是不惑之年。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来说,对一个城市的文学来说,还很年轻。前不久,刚做完一次“睦邻文学奖”的终评委,感觉深圳有一个很宽阔的写作群体,体量特别大,选出来的稿件很多,我整整看了八九天的时间。总体印象,睦邻这次的征文,非虚构和诗歌都不错,小说弱一些。
有一首诗歌给我很深的印象,基本大意我就能说得出来。比如有一首打螺丝的诗《螺丝》:
”摸铁摸多了,手也成为铁的一部分/具有磁性/在流水线上打螺丝,一伸手——就有几颗螺丝,扑过来/螺丝打到iphone上,就有了金的属性/在专卖店里——怎么伸手,都不来。”看了以后我很感动,这首诗我给了三句评语:压抑的愤懑、旷达的自嘲,飞扬的写实。不只有这一首,那一组《打工组诗》都非常漂亮,我给内地一个杂志社的主编发过去,我说这首诗不仅能登,某种意义上是能获奖的诗。他问我是谁的?我说我不知道,我没有看到名字,你去了解一下。
有一篇非虚构《深圳的14个恋爱故事》,写深圳青年人的恋爱、爱情,我开始权衡哪个排为佳作奖,其他的九篇是优秀作品。后来我发现这篇非虚构的好处是,采访了十四个人,每个人都有五千到一万字以上的篇幅谈婚恋、谈生育观。看完以后你就会发现,形形色色的思想,不同的蓝领和白领,他们都聚焦一个主题,为什么我持这样的婚恋和婚育观?为什么现在的生育断崖式下降?一个民族的生育,完全成了负数,这个民族的未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个很可以给各级政府做参照的一个非虚构文本。它的文字也很通畅,被访谈者也谈得很透,没有什么遮遮掩掩,既然愿意谈这个话题,我就都告诉你,第一次谈恋爱是怎么失败的,第二次我是怎么离开的,第三次是怎么成功的,第四次是怎么将就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我知道这个作者是谁了之后,我跟他说,你这个主题可以坚持做下去。这次睦邻的非虚构征文,有非常多不错的作品。
征文的小说,弱一些。有一些遗憾,我看到有几个小说,有的语言文字非常老道,就差那么一点点。差在他的小说眼没选好,比如落脚,最后可能落成了莫泊桑的《项链》那样的主题。还有的,构思非常好,比如《验尿官》。一个公司聘请“我”去,“我”的鼻子特别灵敏,什么尿,一闻就能闻出来,他们通过收集各种不同的尿,提炼玻璃尿酸等美容产品,非常新颖的主题,但结尾的时候又差了一点。我们是否能更有针对性一点?对这样其实非常不错的,具有发表潜质的、艺术领悟力也很强的作者,能不能对他们做一些针对性的指导?
深圳的校园文学、青年文学发展也很快,但是有一些,比如到了90后、00后,二十来岁,一部部出长篇的时候,我反而有种担心。我在这次征文里面也看到过一个很年轻的作者的一个短篇,这位作者很有潜质,写作势头很好。本来我也准备把她的作品提上来的,最后平衡了一下,还是放下去了,我给她发微信说,写小说不可以在短篇里这样掉书袋。什么意思?人生阅历是写作的第一素材,尤其是写得多、写得长、写得快的时候,你没有跟上你的人生阅历和人生思考,你写这么多,意义就打问号了?我建议,稳住一点,压住一点,不要写得太多太快。我这次选的其实就是我完全不认识的人,他可能知道我是评委,有人可能也觉得,最后不选我,跟我说半天干嘛?我就是觉得看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不行。相信他们能理解我的用心。
对于年轻人,一方面我们要耐心呵护、扶持。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过于揠苗助长,必要的时候还是给他们多一点指点和提醒会更好。
深圳的创作实体是一个很庞大的基数,这次的十大佳著评选,征集有70~80本书,估计可能还有一二十本的遗漏,毕竟还有人的不报。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其中有一些非常好的苗子,我非常赞同燕玲主编的说法,多开改稿会。就像我以前在深大给研究生上课,每个人提交一篇三四千字的东西,在大屏幕上一页一页翻,研究生围坐,从语言文字,一直改到主题、构思、层次,这对于某个个体的帮助,一次大过十次泛泛地评说。
张志和(梅子)(香港《城市文艺》总编,深圳十大佳著资深评委):深圳文学有一个爆炸期,还没有来,但很快就会来
南北文学有一个爆炸期,我今天早上也有参加会议,包括我也参加了前几次的会议,我觉得深圳文学有一个爆炸期,还没有来,但很快就会来,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什么原因?根据何在?
首先,深圳文学在空间上是移民的。据我了解,好像邓一光老师是引进的,是请他从湖北过来的,他还不算是移民的。深圳当时的市委领导很重视。我是1972年到香港的,到现在已经52年了。深圳文学的起步,我是了解的,当时的主席是林雨纯和刘学强,是本土的。后来的打工文学,当时正是尘土飞扬、建设深圳的时期。后来深圳办了特区文学,广东的韦丘是首任,到香港跟我们一起交流。《深圳特区报》也办了,第一任(主席)是北方的,是《光明日报》过来的,我记得好像姓张。当时他拿着提包到了香港,住在太古城,当时很多人拿着提包去做生意,在住的地方做生意,没有办公室,当时我在三联香港分店,就说《深圳特区报》要办了,希望在香港找一个点,(进行)记者的来往,包括报纸的派发,选中了三联书店。我当时在三联书店编辑部,我是当时中文部的负责人。总经理就交代了,“以后《深圳特区报》来了你负责。”当时一个礼拜大概两三天,印了之后就拿到了三联书店编辑部,当时我也年轻,下班之后我就抱着一大堆《深圳特区报》去派发,我就是派报员。现在《深圳特区报》的老师可能不太了解,如果再问老一辈的他们可能会了解,当时《深圳特区报》每年请我,带了一批我愿意叫的人,每年荔枝节的时候,过来吃荔枝。
深圳的发展,是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移民城市,各个省的都有,有山东、陕西、山西、福建、浙江、上海、北京来的,各个地方来的都有,他们各自带着他们各自的优势。深圳这个地方,正在兴起,把他们原来的底跟深圳结合起来。在我所了解的文学比较发达的地方,这种现象是不多的。刚才讲到移民城市,这个空间一直在发展。时间维度,因为我也有参加十大佳著(评选活动),像欧阳子毅,15岁,评委都能够照顾到,都能够给他们鼓励。跟很强的相比,他们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在那一代来说,他们是很突出的,这就是深圳给他们的机会,所以从时间角度来说也是在发展的。空间维度更在发展,除了移民、引进之外,深圳是背向内地、面向香港的。我不是想说内地文学影响香港文学,香港文学也有很多地方要向深圳文学学习。深圳靠近香港,资讯比较多,特别是开放来往之后,能够看到的书籍,相比内地的朋友更方便一些,面向香港就有这个好处。另外,通过香港,可以面向世界,所以空间维度一直到现在,都是不断在发展的。时间维度,主要就是年龄。深圳是年轻的城市,香港早已是老年的城市了。现在据我所知,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最活跃的实际是80年代,我听说90年代还不如80年代,但现在的00年代又开始(兴起)了,时间和空间都在不断发展,很少有这样的城市。
首先,时间、空间都在动,一切都在动。动,就有生命。
第二,深圳很讲究文学的推广。我跟南翔老师很熟,我刚才还跟他说,我见到的文学活动家很多,但是文学创作家+文学活动家很突出的,是少有的。南翔老师是一级作家,刚才也有很多老师讲到,他每年不断有作品,新华也要转载他的文章,我觉得南翔真是了不起,文学成绩一直在不断提升。不只是小说,《手上春秋》听说也翻译了很多国家版本。再就是他参加的活动,除了十大佳著,还有“晚8点”,还有“穿越世纪的目光”,这三项我都参加过,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南翔人脉也广,他看到这个东西该请,他就想办法去请,而且都请到了,这个很不容易。在香港这是不容易的,如果你的人脉不广,是没有办法的,而且你还要自己判断,这是不容易的。
除了刚才讲的时间、空间的推动,很重要的就是宣传,重点就是要加强宣传。宣传,也就是评论工作。怎么做?我现在也不晓得,因为深圳的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要么是评论杂志,可以经常有评论,如果创作没有评论、没有鼓励,肯定是会差一点的。我听南翔说,现在“三个推动”也挺不容易的,怎么继续发展下去?因为这三项我都参加过。据我所知,在香港,很多人都知道“晚8点”,很多人也都知道十大佳著。像我办杂志,我跟一帆(音)说我要参加,他都说,快去快去,他们都很支持。如果这个能继续下去,就可以不断发展。所以我的结论是,深圳文学要面临爆炸期。将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我想应该是很璀璨的。
最后,讲一下“几个没有想到”。
首先,我没有想到十大佳著一直能评选到现在,如果在香港做这种评选,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第二,1972年我从福建到了香港,距今已经52年了,我没有想到深圳这座城市会发展成这样。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到深圳东门去看了,当时深圳的规模很小,每一个房子、窗户都有贴条,防备人家去偷窃。我当时的观念,我觉得深圳再怎么发展,也发展得不怎么样,因为我第一次到这个城市,就是当时那个情况。后来全部推翻了,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第三,1954年我从印度尼西亚跟着我爸爸回到中国内地,当时我是小学毕业,我没有想到70年后我能够在深圳跟诸位在这里开会,当时我经过深圳就很好奇,每一个火车站的名字很奇怪,什么“樟木头”,我觉得很奇怪。但我没有想到,70年后我居然会坐在深圳,为深圳做一点事情。现在我想到了,想到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以上说的几点原因,所以应该是有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