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洁 王艺洁简介:青年作家,策展人,艺铂文化创始人。2015年出版随笔集《要什么完美》;2024年出版长篇小说《捕风人》,该作入选2022年深圳都市题材精品文学扶持项目。历获第一届“城事”全国影视文学大赛二等奖(剧本《鲸至》)、第六届红棉文学奖年度新人奖等奖项。
此外,这部作品还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生动示现,也是中国式企业家皇帝化人格的任性霸道的鲜活示范(纵使他们怎样飚外语、居洋宅、吃洋餐、交洋友、收购海外业务、拥有国际市场,儿女也一色海外教育,貌似很西化很国际范,但都走不出他们童年、出身、传统、文化),从而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不在于其所呈现的突出的现代感、时尚性、稀缺性、奇观性,更在于其所真正见证、参与、引领过的现代商业和企业经营的某种过程,作品里包含了作者从业的甘苦、时代的留影、青春的喟叹、家国的共振,从而这个作品就有了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真正意义上因题材内容而来的陌生感,以及因观念认知而来的世界性。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也许我们并不能轻易将其归类为是巴尔扎克式的,还是阿瑟黑利式的,通俗性的,还是文学性的,都是,又都不是。作者有她的创作上的风格的识别性,有她执拗的文学上的坚持——以其语言确实不一般。比喻的使用,很是高明,与众不同。也幸亏有了沈兰因这个人物故事,这篇小说才成其为小说。否则就缺少了稳定性,只凭前面的买买买和后面的卖卖卖,格局只会倾斜。如此美好的形象留给这样一个人,也体现了作品的不忍,不忍这样一个曾经的资本大佬颜面无存全是不堪,而还让他的人性投射到一个女性身上,留下了点亮光。王尔德《雷丁监狱之歌》,也成了一个评价这个作品本意的一把钥匙,作者为何要借这本书“皆杀所爱”来为他们的关系收场呢?“不惧怕毁灭”者,当就是沈兰因了。她的所作所为飞蛾扑火并毅然消失以减章之负累,未尝不是一种自毁般的“爱”和“情”或者说性格命运。
快到结尾的时候,作品借第一人称叙述者口吻评论道,“回想那日一起在地下室看大片白色飞鸟伸展羽翼,我仿佛看见章置身于北方凛冽的寒风中,他的故乡,那个在地图上已经难寻踪迹的旗,遥遥地向他发出召唤,令他在历遍万乡之后终于能沉默着向那里眺望。那片并不富庶的土地,是否可以再次帮他认清自己?事实上,他从未离开过那里,他的言行,他的举止,他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渗透出那里的气息。他的世界,是从那里开始。”
写得好极了。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格局、梦想、道路和命运。他终归不属于这个现代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命吗?命或者说命运,为欲望所拘牵,而约束欲望的,唯有“惧”也。如此好运的这一代企业家,好运被他们视作理所当然的好命,怎么可能会轻易有“惧”呢?他们是无所畏惧的一代。他们是“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的一代”。无所畏惧不知戒惧敬畏的章,作为大时代“捕风者”中的佼佼者,终于未成御风而行的胜利者,而是成为大时代风消云散的坠落者、殉葬者。
同样是在作品结尾时候,言允文又写道,“再次踏入这里,依然是熟悉的装潢,熟悉的陈设,正对门口的巨型花樽仍插摆最应季鲜花,仿佛昭示一切都可恒久明艳。空气中仍弥散再熟悉不过的香氛味道,然而,我心内兀自翻涌酸楚,不过数月,却已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恍如隔世。”
作品的抒情性正是如此。这终章更像是抒发感悟,人生的感悟。悟到了什么?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而且,因果不虚。
作者简介
于爱成,1970年生,山东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博士、研究员,文学创作一级。现任深圳市作协副主席、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系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深圳:以小说之名》《新文学与旧传统》《四重变奏》《狂欢季节》《细读:文本内外》《诗与思的对话》等专著7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历获第六届、第九届、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