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象级文本”的名单延伸下去
从评论方面讲,最近“重勘现象级文本”的文学行动显得颇为意味深长。大家试图从文学史经验中寻找规律,体现出学理探索与干预现实的双重努力。自2022年第1期开始,《小说评论》开设“重勘现象级文本”栏目,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曾对文学界和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文本。该栏目已涉及卢新华的《伤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苏童的《妻妾成群》、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王朔的《顽主》、曹文轩的《草房子》、陈忠实的《白鹿原》、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金庸的武侠小说等。“现象级文本”的重新指认、分析、评价、研究,不仅是一种回顾或文学史的再发现,它更提醒我们,在那个不需要破圈的年代,文学何以与时代生活、与普罗大众产生密切关联。
“现象级文本”不一定是文学史经典。按栏目主持者何平的设想,这些“待勘”的对象包括《乔厂长上任记》《爱,是不能忘记的》《公开的情书》《人到中年》《陈奂生上城》《春之声》《受戒》《芙蓉镇》《人生》《平凡的世界》《高山下的花环》《美食家》《北方的河》《绿化树》《今夜有暴风雪》《新星》《钟鼓楼》《棋王》《爸爸爸》《红高粱》《我与地坛》《活着》《废都》《柏慧》《长恨歌》《分享艰难》《尘埃落定》《青衣》《国画》《暗算》《三体》《繁花》等等。它们的特征是深深嵌入“公共性”“社会性”“国民性”,流通性极强,与读者、与时代的文学生活和精神生活,与重要的社会议题、社会思潮乃至价值观念的嬗变紧密相关,甚至某种程度引发了后者的变革。换个说法,“现象级文本”套用今天的话说,是不是就是“破圈的文本”?尽管当时的“圈”或大不同于今日。
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或可发现,除了某些给当代文学带来审美哗变的作品外,其中大部分作品都写出了生活的粗砺感。这种粗砺感不是指美学上的粗糙,而是在捕捉生活、再现生活、想象生活方面,作家抓住了生活本质的东西——陷入泥潭的时刻,如何挣扎而起。我们今天能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如果有,我们的评论能否及时地发现并予以指认?如果没有,我们的评论如何引导、支持与鼓励这样的作品?或者说,如何培育诞生类似作品的文学生态、创作土壤、写作空间?在致敬或梳理曾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现象级文本”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它曾给读者的巨大触动——街谈巷议的热度或激荡人心的震撼,当然更有对作家与读者、文学与公众亲密关系的缅怀和呼唤。我们期待着这串长长的名单,能继续延伸下去,填充进我们今天的时代之声。
(作者:张鹏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