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挑战了模式化的小说
贾行家:刚才我们私下在聊人工智能的时候,黄老师就低调地炫耀了一把。她说:没事,替代了我编稿子,我可以去翻译;替代了我翻译,我可以去写小说。各位觉得人工智能软件在可见的未来里,对我们的文学、阅读或者写作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李敬泽:你们管它叫什么ChatGPT,我一般都简称GPT,有时候说成PPT。我觉得能拯救我们不至于变成在这个ChatGPT面前处于那种智力上相形见绌的自卑感的一个手段,可能就是小说的细节。比如我们可以预期到的ChatGPT编情节的能力,有朝一日一定是胜过我们的。因为情节意味着模式,人工智能处理人类行为的各种模式,这不是太好办了吗?它很快就会学会的,学得会越来越复杂,最后输出最复杂、最精彩的情节和故事。但是像确保小说饱满丰盈生命的,并不只是情节。说一本小说是有生命的——比如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有生命的,《理智与情感》是有生命的,绝不仅仅是说情节,恰恰是说那个情节就像骨骼一样,同时它有饱满的、层层叠叠的、丰富的细节——饱含着个人的发现、个人的建构,并且被其照亮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确实是高度个人化,打着个人创造力的印记。这点,ChatGPT肯定会从已有的文本中学。但是我依然有一点信心,就是说我相信它可能掌握这个能力,它可以说知道爱情应该怎么千回百转,但是像掌握普鲁斯特描写玛德莱娜小蛋糕的气味的能力,对它来讲,恐怕很长很长时间内都是很难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又不那么悲观。
有了ChatGPT,相当于你有了一个对手,未来的小说家们必须得思考:我怎么才能够胜过它一招,怎么才能够拥有只有人能掌握的能力?甚至从另一个方面,ChatGPT作为一个对立物,反而会引导未来的小说或者未来的艺术的方向。
黄昱宁:其实在《八部半》里,我写了一个科幻小说,叫《文学病人》。差不多几年前,我就设想了机器人写小说、抢小说家饭碗会是什么样的情况。甚至设想机器人跟真人小说家比赛写小说,然后像综艺节目那样,请人来做评委。评委除了有一些主观标准,比如说这部小说好不好,还有一些客观标准,比如测你的心率、肾上激素啊,来量化你被这个小说打动的程度。我开始也只是写到这里,然后就想我该怎么写下去。后来我慢慢地发现,我关心的不是机器人来抢人的饭碗,而是人的小说写得越来越像机器。
其实我们看现在的小说或者说影视,各种各样的东西也确实越来越模式化,就像很多网络文学——当然网络文学中也有很好的东西,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大量的作品就像一个模式复制出来的,可能只是换了一个人物。石黑一雄在《克拉拉与太阳》里也表达这种意思,就是说当克拉拉在揣摩人性、拼命追求把自己变成一个人的时候,人却在想着怎么用机器提升自己的智力。这就是一个很绝妙的讽刺,到最后就是机器人在追求人性化,而人在追求机器化。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机器人来抢我们的饭碗,而是我们自己是不是已经先变成了机器。
张悦然:ChatGPT是根据很多的语料分析,然后按最多的概率连在一起的。但在好的小说里面,它的连接或者它的转折都是在更深层面的——这个更深层的连接能不能根据概率、根据大量已经有的经验推论出来,我觉得还是很难做到的。另外一点,我觉得ChatGPT会造福小说家的。小说家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写作的准备工作和查资料,或者说做研究的工作。我认为中国作家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比较大的欠缺的,那ChatGPT的发展可以帮我们补上这个短板。托卡尔丘克写《雅各布之书》的时候,就雇了几个人帮她在图书馆查资料。后来她没钱了,雇不起了,只能去写一本赚钱的小说。钱赚到后,再去找人帮她继续工作。如果有ChatGPT的话,这个工作就非常容易执行下去了。
黄昱宁:最后我想再说一点,小说从它诞生之日起,其实就是给你提供人际关系的一种场域。现在大家经常说思想实验之类的,从一个小说家看来,是比较简单的——在小说的世界里有远远比这个规模更大更复杂的思想实验。比如你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你做一个思想实验,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难道不就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有各种开放式答案的思想实验吗?如果我们觉得思想实验是一个很时髦的玩意儿,那么我们真的完全可以说,自古以来小说就是在提供这样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