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建平 | 从“间距”的角度思考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四)
2023-07-19 15:21:12 来源:艺术学研究 作者:高建平 【 】 浏览:444次 评论:0
 

四、信息和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技术的“间距”

艺术与技术永远处在一种复杂纠缠的关系中。在现代社会,仍有很多人将它简单化,觉得好像新科技来了,旧的艺术立刻就会消失。但事实上,艺术是多元的,有时会新旧并存,二者之间又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记得2012年10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一场会议,会前听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这原非为了莫言获奖而组织的会,但既然有了这件事,大家都在谈论此话题。那天的会议开幕式由我主持,按照常规,说几句喜庆的话作开场白: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秋天的香山是北京最美的地方,在香山饭店这个由贝聿铭设计的最美的建筑里开会,又欣闻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的繁荣,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都充满着期待。这无非是一些应景的话而已,却有人提出质疑。一位研究网络文学的学者针锋相对地说:文学已经死了,莫言的获奖,只不过是给这个必死的文学打了一剂强心针而已,救不了文学的命。这句话似乎也对。从经济上讲,现在几乎所有的文学刊物都是靠国家或企业的资助生存。文学杂志读的人少,订的人就更少。与之相反,网络文学不但经济上自立,而且网络作家和网站都有很高的收入,网络文学似乎不可阻挡。

网络文学会不会取代纸媒文学?也许会。但是,并不是今天的网络文学会取代今天的纸媒文学。今天的网络文学是一种通俗性的文学,它与以精英文学为主体的纸媒文学格格不入。设想这样的网络文学直接取代纸媒文学,显然是不适当的。网络文学会与纸媒文学并存很长时间,现在的纸媒文学最终也会上网,网上的文学也会区分不同的类型。在新的媒介上,新的文学性仍会建立起来,从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形成新的艺术追求,并建立新的艺术与技术的“间距”。

关于人工智能,我最近一些年作公开讲演后,常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与艺术会是什么情况?机器能不能写诗和小说?能不能绘画和作曲?机器所创作出来的,还是不是文学和艺术?这方面的问题似乎很受关注。

这种讨论我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当下出现的现象的分析,一类是对未来的预测。人们可能更关心对未来的预测,将科幻当成现实。其实,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过去的科幻作品,会发现小说中的预测很少能真正实现。在科幻作品中,面对已有的且还不成熟的技术,设想它们成熟后会怎样。这方面的预测可能会有几分可靠,但很多预测都会落空。科幻文学毕竟只是文学,重要的并不在于对未来的预测如何准确,而在于通过科幻的视角深刻地揭示当下,成功地塑造人物,讲好故事。古代的神话在神话时代过去以后,仍具有魅力。优秀的科幻作品也一样,在所幻想的未来已来之时,也不会过时。有人根据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讨论人类的未来,并讨论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谁优谁劣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太大了,似乎超越了我们所要讨论的范围。硅基能不能产生生命,还没有结论。一些关于硅基生命的说法,还存在于科学猜想和科幻文学之中。

前几年出现了一件轰动学界和整个社会的事,AlfaGo打败了围棋冠军。然而,打败了又如何呢,这并不证明机器从此战胜了人。这一事件的结果,不是围棋这一人类的游戏和智力活动宣布终结,而是AlfaGo宣布退出,不再参加比赛。围棋是人的游戏,如果允许机器与人对弈或者允许人携带机器辅助参加对弈的话,那么这项运动就会终结。但是,机器辅助棋手进行练习的情况,现在已经很普遍。机器通过学习优秀棋手的对弈记录使水平得到提高,机器还可能通过相互对弈以寻找最佳可能,从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并以自己更高的水平帮助人提高棋艺。由此出现一种情况,优秀的专业棋手要学会利用机器,提高训练水平;如何更好地利用机器,是专业棋手的技能之一。然而,这时的机器还是为人服务的。人不是与机器比赛,而是利用机器来提高自身;这就像人不会与汽车赛跑一样,而会驾驶汽车,或改为参加赛车一样。

这方面的最新发展,是GPT,它一代又一代地发展,能力迅速增强。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将之当作游戏,乐此不疲地逗弄这样的机器,试探它的能力。的确,在可见的将来,GPT将帮助人做许多事,形成巨大的生产力。但是,从人的工具到具有主体性的人,除非硅基生命真的取代碳基生命,否则这个距离是无法克服的。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个原则上来,人发展技术,但又总是会与技术保持“间距”。

技术进步与艺术进步有什么样的关系?一般来说,人是被技术的进步拖着往前走的。对于技术,我主张持一种“中庸”的态度,在艺术中,不必紧追最新的技术,但也不能过于落后于时代。电影史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窄银幕到宽银幕、巨幅银幕,从2D到3D,如此等等。一些旧的电影技术手段过时了,如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刚出现时给人以惊奇的效果,后人再看,就觉得平淡无奇了。电影技术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欣赏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过去的电影作品尽管有历史的意义,却无法吸引新的观众。然而最好的电影,并不是采用了最新技术的电影。《艺术家》是黑白电影,在彩色电影盛行的时代照样能获奖。在3D流行的时代,许多最优秀的电影作品仍是2D的,这从每年电影获奖作品就可以看出。

640.jpg
[法]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 导演,《艺术家》(The Artist)海报,2011年

艺术有着与技术不同的逻辑,有着另外一种追求。在新媒介面前,艺术并不是致力于对技术刻意保持距离,而是在技术之外,有着自己独立的追求。艺术不拒绝新技术,但是技术并不等于艺术。技术永远在纠缠着艺术,迫使艺术与它形成或者保持某种关系。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艺术实际上具有某种主动性,它在主动地利用着新出现的技术、新的媒介,通过对媒介的驾驭,获得艺术发展的新动力。

结语:回到“间距”的立场上来

艺术离不开技术,又不是技术。通过与技术的“间距”,艺术得以确立和发展。对于“什么是艺术?”这样的设问,与柏拉图对“美”的设问一样,是很难回答的。艺术总是处于变化中,它的边界也是不断变动的,它与工艺、技术和人工智能之间所具有的正是一种“间距”。“间距”的张力使艺术得以存在和持续,也只有在这种“间距”中,艺术才有未来。

640.png
本文作者高建平






Tags:高建平 艺术 技术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赏画取诗,如山之水中倒影|魏琦 下一篇赵东 | 推动杂技艺术创..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